七月的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响,当我们站在七七事变88周年的节点回望,那段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岁月仍在血脉中激荡。今日,耘梦沃土实践队走进荔北战役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英烈的故事与民族抗争的精神在此重叠,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活着的历史教科书。
碑影无声镌刻铁血征程


陵园入口,“荔北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在阳光下矗立,碑身镌刻着1948年战役中牺牲的英烈姓名——当年10月,西北野战军为解放大西北发动荔北战役,数万将士以5000余人牺牲为代价歼敌2.5万,彻底粉碎国民党军西逃企图。碑前花坛里野菊与松柏相依,恰似战士们用热血浇灌的和平之花,将七七事变全民抗战的怒吼与解放战争冲锋的号角,在信仰的长河里悄然衔接。此刻实践队成员们面对先烈英灵郑重举拳,入党誓词字字千钧,既是对碑铭忠魂的深切告慰,更是灵魂深处的赤诚洗礼——先辈在荔北大地用热血书写的壮丽篇章,正化作今朝青春誓言,接过历史接力棒守护山河永安。

陵园深处,实践队成员们沿步道缓步而行,瞻仰革命先烈安息之所。每方墓碑均镌刻着独特的生命叙事,或记载青年英烈投身革命的铿锵足迹,或铭刻战士浴血疆场的英勇事迹。负责人以口述史方式还原历史细节,从战略决策到单兵作战,从战地生活到信仰坚守,让尘封往事重焕生机。队员们伫立墓前,于无声处感受先烈们以生命践行理想的崇高境界,更深刻理解了抗战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展复原战役“现场”

在荔北战役展览馆中,历史场景通过文献史料、实物陈列、多媒体技术立体呈现。泛黄的作战地图、斑驳的武器装备、珍贵的影像资料,与沉浸式场景复原交相辉映,完整再现战役从筹备部署到决胜千里的全过程。在专业讲解中,队员们深入理解战役在解放战争战略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深刻体悟革命先辈运筹帷幄的军事智慧与舍生忘死的战斗意志,恰似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以顽强信念和巨大牺牲赢取民族解放的胜利曙光。

硝烟散尽,印记永存
荔北战役的跨越时空之思
荔北战役的硝烟虽已在岁月中散尽,但展柜里那枚浸染着热血的纽扣、地图上深浅交错的弹痕,依然在静静诉说着1948年的炽烈与悲壮。实践队成员走出展览馆时,指尖仿佛还残留着纪念碑石的微凉,心底的波澜化作笔下的感悟,一张张纸页便承载起这份跨越时空的触动。


七月七日的风掠过陵园碑顶,将卢沟桥的警钟声与荔北战役的冲锋号揉碎成同一种震颤。1937年“不做亡国奴”的怒吼,与1948年“解放全中国”的呐喊,在此刻的沉默中完成接力。当指尖抚过无名墓碑上模糊的刻痕,突然明白:这些没有姓名的生命,早已把自己活成了民族的界碑。如今陵园外车水马龙的繁华,正是他们当年在硝烟里眺望的答案,而我们的每一次铭记,都是对那场牺牲最鲜活的回应——历史从不是远去的回声,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滚烫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