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西安培华学院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中期进展报告中提出的下一步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2024年12月24日,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会计学系举办“培华·华商会计学专业建设交流会”。会议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锚定目标、深化改革,在加快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广州华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唐丽华教授、二级教授魏玲,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会计学系全体教师参加座谈会,会计学系主任王小毅副教授主持会议。

广州华商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拥有会计系等16个学院(系、部),共51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国际班、2个海外创新班、1个双语班,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坚持“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理念,狠抓质量、苦练内功,增内涵、强特色、树品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科创成果相继涌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

交流会首先介绍了广州华商学院会计学院的办学特色,学院主要培养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卓越、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强,具有数智化能力的应用型财会人才。突出多元导向,模块培养;数智赋能,交叉融合;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培养特色。现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收学四个本科专业;设有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管理会计(GAMA)、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财务分析师(CFA)、公司理财、审计师、税务师等专业方向以及“2+2”中澳学分互认国际班、“3+1”中英学分互认班。其中,会计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审计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际会计(ACCA)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卓越创新班为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现有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4个,数智会计与商务服务产业学院为省级产业学院,设置智能管理会计产业班。建有省级协同育人基地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会议第二项由会计学系主任王小毅副教授介绍西安培华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情况,会计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要时刻牢记校训“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会议第三项深入探讨了两校会计学专业的建设情况,西安培华学院会计学专业历史悠久,传承红色基因,会计学专业经历了90余年的建设积淀,始终不忘初心紧扣时代需求,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会计人才;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学工交替,落实“四真三化”,定向培养人才,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数智化生态圈建设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的专业边界、学科边界,实现专业的交叉融合,建立良性专业生态群,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实现商科人才的跨界培养;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聚焦人才市场需求,建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即学历提升方向—考研、CPA方向—高水平证书、“1+X”方向—双证,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就业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广州华商学院会计学学科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会计专业硕士授权单位建设专业。学院设有华商会计大讲堂,近五年来,共举办115期;承办各类型学术会议20余场;学院设有民营企业会计研究中心(农业经济与农村基层财务研究院)、大湾区税制研究中心、管理会计研究中心、数智会计研究中心、财务共享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ESG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近三年,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00余万元。

会议最后一项是安排参观会计与金融学院云财务中心。

云财务中心引起了参观嘉宾的极大兴趣,大家表示,面对新时期财务会计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化和数据化、共享化和标准化的变革趋势与技术的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会计学专业突出信息技术、数据分析、AI+专业等技能培养是必由之路,如同西安培华学院金融交易与云财务中心坚持更高的标准,不断提升学科与科研建设水平;坚持强化产教融合支撑,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实力,与此同时,云财务中心“还体现了“一带一路”的课程思政观”,广州华商学院唐丽华教授兴奋地谈到。


粤陕联手育英才,会计一流续新篇,会计学系广州华商学院专业建设交流会受到大家热烈欢迎,会计学系全体教师纷纷表示,会计学专业围绕西安培华学院办学定位与目标,学习广州华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粤陕联手育英才;贯彻落实审核评估整改重点工作,努力为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增砖添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