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研创新||获批发明专利授权,助推学科建设提质升级
近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与耐火材料领域连续取得重要科研突破,刘杰教授团队研发的“建筑工程放线设备”与郑欣博士团队开发的“纳米氮化硼/镁铝尖晶石复合粉添加剂”双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两项成果不仅是学院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也为学院学科建设与硕士点申报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刘杰教授团队发明的“建筑工程放线设备”,针对传统工程放线中高度调节不灵活、依赖人工操作等行业痛点,创新性地设计了“智能感应升降系统”,实现了放线高度的远程自动调节,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与精度。该设备融合机械传动与电控逻辑,具备高度集成化、移动便捷、适应多种工况等特点,展现出学院在智能装备与工程自动化方面的深厚积累。
郑欣博士团队则聚焦于冶金行业低碳转型中的材料难题,成功开发出“纳米氮化硼/镁铝尖晶石复合粉添加剂”及其绿色制备工艺。该技术有效提升了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同时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中能耗高、纳米颗粒易团聚等行业瓶颈,具有显著的环保与产业化优势,体现了学院在新材料与绿色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

图1
刘杰教授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放线设备

图2
郑欣博士发明专利-纳米氮化硼/镁铝尖晶石复合粉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近年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聚力打造“智能+工程”“智能+材料”等特色学科方向。此次两项发明专利的获批,是学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为学院申报硕士点提供了扎实的成果支撑。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以硕士点建设为牵引,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技术进步贡献“智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