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基层党建
七一特辑||毛莉君:深耕教坛二十载,党建为笔绘初心
时间:2025年06月23日 17:55 来源: 作者: 最后编辑:陈茹雪

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到高校教授与高级工程师;从坚守讲台的一线教师,到担任学院副院长与教工党支部书记——毛莉君老师以二十余载的教坛深耕,将“党员红”的信仰底色与“教育蓝”的专业追求深度融合。作为陕西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带头人,她始终以党建为精神之笔,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沃土上,精心勾勒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图谱与育人画卷。

 

 

一、勇挑重担:锚定 “一号工程” 的攻坚先锋

面对学校“申硕攻坚”与“审核评估整改验收”两项战略任务,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毛莉君教授以“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的攻坚姿态引领团队突破发展桎梏。她锚定学科建设、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等核心领域,先后走访新加坡国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国内外知名院校,深度调研学科生态构建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前沿经验,为学校申硕工作在学科顶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思路借鉴,形成从调研分析到方案落地的闭环工作机制。

二、深耕教学:打造新工科建设的“金”字标杆

毛莉君教授以“金课、金师、金专、金教材、金基地”五大建设工程为引擎,系统性擘画教学改革蓝图。她勇立学科发展潮头,主导申报《信息安全》新兴专业,牵头开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感知工程”等6个前沿领域专业调研,形成3万字的深度分析报告,为学校专业动态优化调整筑牢科学决策根基。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她开创性构建“华为认证+项目实战”双轨育人体系,带领团队深耕产教融合,成功推动学院获批 “领先级华为 ICT 学院”,打造西部地区产教协同育人标杆,为学生搭建直通华为生态产业链的就业快车道。面对“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这一关键任务,她紧扣12项核心认证指标,精心制定精细化建设方案,组织教师系统研习 OBE理念,历经多轮研讨打磨,数易其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建设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精准对接,以卓越匠心铸就专业发展新高度。

 

三、党建引领:锻造 “双融双促” 的红色引擎

作为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负责人,她深耕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将红色引擎驱动作用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她积极构建 “党建联盟”,与企业、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为韩城市烟草专卖局等单位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课程,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带领“培小智科技实践团”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助力宝鸡40余亩农田智能灌溉;她参与的“蒲公英科普志愿服务队”深入山阳县偏远小学,通过趣味科技课堂点亮山区孩子的科学梦想,团队凭借突出贡献获评全国优秀称号。这些实践成果多次被官方媒体报道,形成“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服务地方”的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她成功创建全国高校党建样板党支部,并打造出教育部“强国行”专项行动示范团队,为我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树立标杆。

四、自我革新:知行合一的学者本色

在繁重的管理工作之余,毛莉君教授始终坚守学术科研的前沿阵地,以持之以恒的深耕精神构筑起立体化的学术成果体系。她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完成6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累计到账经费210万元;精心指导学科竞赛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50余项,带领学生在计算机技能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7项,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从理论创新到应用研究的完整学术链条;她个人于2022年荣膺校级 “科研先进个人” 称号。

初心如磐,步履不停

从三尺讲台的育人坚守到学术前沿的创新突破,从支部建设的红色领航到社会服务的责任担当,毛莉君教授始终以“党员红”淬炼初心底色,以“教育蓝”深耕育人沃土,在二十余载教坛生涯中生动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正如她所言:“教育者的初心,是用党建之笔,在学生心中绘就信仰与知识的双底色。”


 

联系我们:西安培华学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