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在2025年“世界水日”来临之际,以“冰川保护”为核心,同步开展的“中国水周”(3月22日—28日)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班级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

“世界水日”源自联合国。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四十七次大会通过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都会在这一天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但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2025年“世界水日”以“冰川保护”为核心,既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直接回应,也体现了通过科学治理与全民参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事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此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明白“世界水日”的由来,让同学们知道水资源的珍贵,呼吁大家爱水、节水、护水。希望同学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共同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日常生活中,大家一起“节”尽所能,共同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