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最新动态
“红色先锋”社会实践下基层,红军精神发扬传承责任重
时间:2019年07月10日 00:00 来源: 作者: 最后编辑:

       为弘扬红色文化,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使新一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1802班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组建了西安培华学院“红色先锋”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月27日,我院团委在育英楼举行暑期“三下乡”安全宣讲,并举办了出征仪式。
                   
       6月30日,由向往、王翔霖、严梦茹、王佳、王瑚、冯博等六位学生组成的我院“红色先锋”社会实践队在队长向往的一声号令下,全体队员满怀期待向旬阳县红军镇出发。
       7月1日,“红色先锋”队在得到了旬阳县团委的支持、肯定和报备后,积极联系当地“旬阳头条”、“今日旬阳”开展媒体宣传,及时把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宣扬出去,让青年一代坚定革命信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当日下午,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红军镇,沿途风景如画,但道路崎岖,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挡队员们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发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红军镇四面环山,绿水青山,白云蓝天,红军纪念馆就坐落于红军村红军沟口。7月2日早晨8点,队员们在红军镇张老师的陪同下向红军纪念馆出发。张老师生动而形象的讲述了红军镇的由来以及红军烈士的故事。随着张老师的讲述,一段隐藏于大山深处的红色历史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
                   
       一座汉白玉纪念碑高耸入云,正面刻着的“红军英雄纪念碑”7个毛体金字熠熠生辉,这里就是红军纪念馆。队员们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仰望雄伟挺拔的“红军英雄纪念碑”,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座纪念碑高25米,除基座之外,高度仅次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共用石材1949块,隐含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意。基座四面各有一副九龙腾飞图,象征着红军镇的九龙山,四面取名为《足迹》的8幅历史浮雕群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历程和红二十五军在陕南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红色足迹,教育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红军革命精神、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7月3日,“红色先锋”队将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和行程计划与红军纪念馆王登霞馆长进行了详细说明。在王馆长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接待室,观看了关于“建党98周年华诞,重温党史”和“红军镇历史”的相关视频,了解了革命历史、丰富了红色记忆。
     
       84年前的红色历史,是我们永远都难以忘怀的神圣历史;硝烟弥漫,那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为了祖国山河而浴血奋战;号角齐鸣,那是军民齐心在保家卫国,谱写壮丽诗篇;丰碑高耸,那是烈士的忠魂归处,英雄形象永驻人心。84年后,我们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穿过岁月和烽火,将红色的旗帜高高举起迎风飘扬。
                   
                                 “红色先锋”队队员与前来参观学习的某单位同志向革命烈士献上花篮
                  
                                        重温了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参观纪念馆里的建筑浮雕
                  
                                           祭奠红军老祖墓
       红军纪念馆共有四个,分别是史料馆、生活馆、兵器馆、综合馆。史料馆中向我们展示了二十五军在旬阳活动的历史文献资料、革命战争照片、宣传标语等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生活馆内展示二十五军在旬阳作战时的生活用品,体现自强不息、艰苦战斗的精神。兵器馆内展示着红二十五军在旬阳苏区活动时所用过的克敌制胜的各种器械。
       

   

   
       看着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英雄的红军事迹更加激励着年轻的当代大学生要牢固树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刻苦钻研文化的毅力等,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4日,开始了对王馆长的实践采访活动。在与王馆长交流中得知,她是本地人,2003年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在红军镇中学成为了一名教师。任教期间,经常参加红色文化宣讲,在2017年被正式任命为红军纪念馆馆长。采访中,王馆长为队员们讲述了红军镇的历史由来。红军镇是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乡镇,全国唯一将红军称作“红军老祖”的地方。当年的红军高中宽指导员在战争岁月里一边战斗,一边凭着自己祖传的医术为老百姓治病,帮助200多位群众解除了病痛,体现出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情谊。
                   
       采访结束后,“红色先锋”队队员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将“西安培华学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的牌匾交给王馆长,悬挂在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内。一块牌匾,代表着西安培华学院2万多莘莘学子对红色革命精神的崇敬。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使我们肩负了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历史责任。
                   
       授牌后,纪念馆陈全银老先生特为我校题写贺词:“祝西安培华学院,红色文化,永放光芒;百年传承,源远流长”并加盖了旬阳县红军纪念馆的印章。23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不仅蕴含着红军纪念馆的领导对实践队这次活动的肯定,更蕴含着对我校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肯定。
                  

                  
 

联系我们:西安培华学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