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2022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安全意识,规避求职陷阱,我院特邀陕西公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程锦老师于2021年9月16日20:00,为我院2022届毕业生做就业指导工作,此次讲座由我院就业专干杨桂锋老师主持。

程老师采用视频形式举出现实中鲜明的例子,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围绕大学生在就业中可能遇到的求职陷阱展开讲述。

合同“陷阱”: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双方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传销“陷阱”:传销指组织者或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承诺“陷阱”: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入世不深的特点,在招聘时给出让人心动的“承诺”,诱惑毕业生前来应聘。
中介“陷阱”:中介机构收取职介费用后,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职介责任,如敷衍了事、不闻不问等。
试用“陷阱”: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以各种理由拒绝与其正式签约,达到赚取“廉价劳动力”的目的。

程老师提出四种求职“陷阱”特征:
1. 承诺报酬不符合市场行情;
2. 招聘职位不合实际;
3. 职位条件过于宽松;
4. 招聘单位不合法规;
针对以上特征,程老师教学了“陷阱”如何进行自我防患。培养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仔细辨别就业信息的真实性,一定有自己的规划,不应盲目从众,确认就业单位的资质,面试时多观察观察,请勿相信缴费、交证,发现被骗,及时进行报案处理。

会后,程老师与毕业生进行连麦,耐心的解答了同学的问题,她希望同学们擦亮双眼,在秋招之际“平安着陆”,祝愿全体毕业生都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