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寻非遗 实践赋新能:西安培华学院“木版烽火小分队”非遗传承与红色实践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21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木版烽火小分队”在宝鸡市凤翔区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的探寻之旅。他们以“刀笔铭史 年画载魂”为主题,深入凤翔区文化馆以及北小里村等地以实地调研、技艺学习、红色探寻等方式,探索“非遗+红色文化”的融合传承路径,亲身感受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文化馆内探非遗 校际邂逅共传承

小分队首站走进凤翔区文化馆,开启非遗探寻之旅。文化馆展厅内色彩鲜艳的木版年画吸引队员们驻足,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凤翔木版年画的起源、发展及选料、雕刻、印刷等繁杂工序。队员们认真记录技艺细节,亲身体验刻版、拓印等环节,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参观期间,团队与西安工程大学实践团队偶遇,双方围绕非遗保护计划交流心得,在文化共鸣中凝聚传承共识,用合影定格这场跨越校际的文化之约。

队员与老师在文化馆前合影留念

队员聆听讲解员介绍木版年画

团队成员与西安工程大学学生合影留念

传承见真章 年画映赤胆丹心

小分队走进北小里村探访木版年画传承人邰伟伟工作室。展厅墙上的年画邮票、陈列架上的装裱作品,展现着非遗艺术的生命力。传承人讲述家族传承故事,“慢工出细活”的匠心让队员们深受触动,真切感受传统技艺背后的坚守与热爱。参观过程中,一幅名为《白狼过秦川》的木版年画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据传承人介绍,这幅年画反映的是革命时期白朗起义军转战陕西的历史事件。画中,起义军气势磅礴,展现出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英勇冲杀的英雄主义气概。这一独特的革命文化题材,与传统木版年画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民间艺术对历史记忆的独特记录方式。

传承人讲述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白狼过秦川》木版年画

刀笔实践传薪火 非遗传承赋新能

在非遗探寻之旅中,木版烽火小分队的队员们不仅深入学习木版年画的技艺,更通过亲身实践,将传统非遗与红色文化紧密融合。在临时搭建的沉浸式工作坊里,队员们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他们从简单的线条开始,逐步掌握雕刻的力度与技巧,体验传统技艺的艰辛与乐趣。在实践中,队员们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创作,用刻刀记录历史,用年画传承精神。一幅幅亲手制作的年画作品,不仅展现了队员们的学习成果,更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队员在沉浸式工作坊亲身实践

部分作品展示

此次西安培华学院木版烽火小分队的凤翔之行,以刀为笔镌刻文化记忆,以木版为媒传承红色基因。这场“非遗+红色”的融合实践,探索了传统木版年画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创新路径,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队员们手中的刻刀与年画,新一代青年正以青春之力,让传统文化根脉在时代土壤中深扎,让红色精神薪火在创新传承中永续。

图文:木版烽火小分队

校对:李燕妮 乔怀丽 柴林肖

审核人: 寇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