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我校转型发展,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我校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工作需要,7月10日至13日,我校开展了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工作培训。

西安培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文静致辞
西安培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文静在致辞中表示,在省委高教工委的指导下,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中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统筹谋划推进我校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她汇报了半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同时分享了一些工作中的思考。她强调,要相信过程、相信伙伴、相信未来,要肩负起神圣的使命,不断积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省委高教工委学工部部长田民正作培训
——省委高教工委学工部部长田民正作培训。田部长以“敏锐把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为题,从重点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出发,强调了如何进一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他指出,立德树人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体化的长期任务。他强调,学校是主阵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工作水平,要统筹协调、协同推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九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陕西省十佳辅导员李生策作培训
——第九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陕西省十佳辅导员李生策作培训。李老师点滴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插队故事。他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岁月正体现了延安精神的全部内涵,他是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不仅是我党的传家宝,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现在治国理政的致胜法宝,从习近平的执政理念来分析,也能看出他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他的信念、情怀、作风、人格、品质、思维、境界无不表现出一种延安精神。

陕西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刘建军作培训
——陕西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刘建军作培训。刘部长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解读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刘部长指出,优秀的青年人要具有“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的情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更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担当。他强调,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西安理工大学学工部部长马福作培训
——西安理工大学学工部部长马福作培训。马部长表示,高校辅导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取决于人生导师的职业角色需求,从学习型向创新型、研究型转变的需要,角色能力提升的需要,以及辅导员意识形态领域掌握话语权的需要。马部长深度解说了高校辅导员项目申报书的撰写步骤和注意事项,一份好的项目申请书应当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选题应该有价值、感兴趣、可操作、有创新,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要结合工作、扎实积累、方法科学、循序渐进。

商学院辅导员王思思作分享
——西安培华学院优秀辅导员代表作分享。商学院王思思以传播的特征与危机为主题,从突发事件及其危机传播、新媒体危机传播与特征以及新媒体素养及危机应对展开,她认为突发事件传播应对的一般策略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双赢原则,相互尊重和信任,化解和不激化矛盾,二是诚信原则,树立正面形象和修补负面形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媒体信息数据库,定制制作常见问题口径手册,完善修订班级及个人应急预案,做大做强互联网,坚守网络阵地。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韩斌作分享
艺术设计学院韩斌首先对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传达,其次根据全国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对辅导员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进行诠释,以及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最后向大家分享了大学生个体危机干预及突发行为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学习汇报。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崔菲作分享
艺术设计学院崔菲从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职业能力、大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引领四个方面展开分享,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要不怕事、不缠事、不少事、不惹事、不忘事。

会计学院辅导员耿卉作分享
会计学院耿卉从红色圣地延安之行展开分享,延安精神的内含实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她认为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是搞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我们要做到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接受主体意识的培养,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特殊群体。

西安培华学院学工部部长、学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徐莹作培训
——西安培华学院学工部部长、学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徐莹作培训。徐老师立足辅导员的职业修养,分别从辅导员的三种素养,四种能力,五种精神展开论述,她强调,提高辅导员的自我修养,必须注重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培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三者不可或缺。沟通与表达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四种能力谙熟于心。批评精神、奉献精神、实践精神、时代精神、奋斗精神五种精神历久发扬。徐老师指出,随着学生工作地位进一步加强,使命进一步明确,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学生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是一种必然选择。她希望在座的全体学工同仁们能够时时不忘给自己充电,时时走在学生前列,提高职业修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排头兵,思想认识的引路人。
文图/学生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