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我校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博雅讲座第八讲在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邀传媒学院院长助理杜萍副教授作题为“我们在一个怎样的媒介社会”的讲座。通识教育中心徐淑华副主任及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博雅讲座第八讲:我们在一个怎样的媒介社会
杜教授先从“媒介”这个概念本身开始讲起,指出媒介已经从书刊报纸演变出了广播、电视,继而演变出电脑、互联网,以及我们现在使用最频繁的平板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而新媒体在经历了门户时代、web2.0时代、众媒时代几个阶段的演变后,如今正在迎来智媒时代。智媒,简单来说,就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媒体的结合,从而衍生出的新型媒体形态。杜教授用生动的例子给以上各种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带领大家一起展望了媒体发展的未来。
传媒学院院长助理杜萍副教授作题为“我们在一个怎样的媒介社会”的主题讲座
同时,杜教授以自己所关注的众多微信公众号的截图深刻地指出,目前Internet上的主页已达到1.3亿页,并正在以每天10万页、近2000万单词的速度递增。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每五年翻一番,一份报纸一周的信息量就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总和。近30年,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的信息生产总和。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严重冗余的时代!而且通过大数据分析,你的兴趣暴露无遗,许多有针对性的推送每天会不停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如此虽然能很便捷地获取到我们感兴趣的内容,但也在被内容追着跑,在享受丰富巨量的信息的同时,我们也在迷失自己。所以在你心情好的时候,关掉电视,关掉手机,出去晒晒太阳,或者看看那本已经半年都没有进展的小说吧。
最后,杜教授在简单给大家解释了图灵测试的原理之后,给大家推荐了一篇小说,叫做《一个故意不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进一步的思考与启发。杜教授以其深厚的传媒功底、风趣幽默的讲座风格引发了讲座现场的一致好评,赢得了阵阵掌声。此次讲座在热情高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