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培华要闻 > 正文
培华要闻

博雅讲座第六讲:“现代”与“传统”的融摄

日期 : 2016-11-10 点击数: 来源:培华学院

11月9日,由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博雅讲座”第六讲在维之图书馆举行。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孙明远副教授应邀做《“现代”与“传统”的融摄——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汉字金属活字字体开发活动》专题报告。各院系的师生代表听取了报告。

博雅讲座第六讲:“现代”与“传统”的融摄

报告中,孙教授以近现代活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主线,梳理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汉字金属活字字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探讨了"现代"与"传统"的融摄在汉字金属活字字体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现代和传统的融摄激发了巨大的创造力,楷体、仿宋等古典字体的开发极大地丰富了汉字金属活字字体的形态,奠定了东亚汉字文化圈印刷字体中以宋、黑、仿、楷为主的字体族群基本面貌。但正因为传统的桎梏过于强烈,忽视了宋体、黑体在现代社会、现代媒体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导致我国这两种基本字体发展的滞后并一直影响至今。今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活字的载体产生了极大的变容,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发适用于各种媒体,具有高度的可阅读性、审美性、文化性和时代精神的基本字体成为最重要的目标。而现代和传统的融摄,仍然是我国字体开发领域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的课题。

通过此次报告,师生共同了解字体的风格,字体的气质,字体的社会价值,字体的艺术价值,字体的可读性、可识别性和创造性,同时透过这些字,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设计师们对字体设计的专注与执着。报告结束后,孙教授解答了师生提问,特别强调了活字字体在新媒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人们阅读、学习的影响。

文/通识教育中心供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