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培华要闻 > 正文
培华要闻

【巡礼十四五】西安培华学院承续女性教育薪火 构建特色育人体系

日期 : 2025-11-07 点击数: 来源:战略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女子学院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今日起我们将推出“巡礼十四五”系列报道,系统回顾、全面呈现西安培华学院“十四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统一思想共识、凝聚发展合力,为“十五五”规划开局营造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本期推出学校在承续女性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呈现学校特色育人体系建设的亮点工作。


作为具有深厚女性教育传统的民办高校,西安培华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坚持特色发展路径,将女性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传承发扬女性教育实践探索,展现育人特色与时代担当。

深化课程育人体系,构建“专业+性别”融合育人新范式

学校依托近百年的红色校史与女性教育传统,将性别平等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专业教育+女性素质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社会性别文化》等通识必修课程,实现专业全覆盖,推动性别意识普及化、常态化。持续建设“卓越女子班”,累计培养千余名兼具专业素养与性别视野的优秀女性人才。在教材建设方面,组织专班编写《社会性别学简明教程》,并依托“姜维之班”等思政教育载体,将性别平等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并重。学校积极推进课程融合改革,在护理学专业中嵌入“女性健康照护”模块,在法学专业中增设“妇女权益保护实务”课程,实现“专业+性别”双维融合,打破女性教育“标签化”困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协同发展。

强化科研智库建设,提升女性教育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学校充分发挥“陕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陕西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科普基地”等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妇女/性别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咨询,累计完成省妇联、省社科联等相关课题数十余项,发表女性教育、家庭建设等领域论文多篇,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学校还联合中国妇女人才网络等单位,共同启动“西部地区妇女儿童和家庭人才智库”筹建工作,推动女性发展与家庭建设领域的智力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为区域政策制定与社会治理提供支撑。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组建了专兼职结合的女性教育教学团队15人,其中学科带头人3人、“双师型”教师8人,组织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师资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12场,实现专兼职教师全覆盖。选派教师参加新时代家庭建设专业人才培训,并赴康养、家政等行业企业调研,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行业对接水平。

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拓展女性教育辐射力与影响力

学校积极推动女性教育成果向社会延伸,与陕西省妇联共建“巾帼志愿服务基地”,常态化开展女性技能培训,年均培训达800人次。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巾帼服务内容,年均覆盖社区10余个,推动性别平等理念深入基层。“培华女性大讲堂”作为品牌项目,“十四五”期间成功举办40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50余人次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女性领导力、职业发展、心理健康、权益保护等多个维度,线上线下参与人数持续攀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还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等平台,建设家庭服务模拟实验室,引入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操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实践—服务”闭环发展。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营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育人氛围

作为中国西部早期女性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女性教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学校系统梳理百年女性教育史料,组织编撰《西安培华学院女性教育大事记》,举办“培华女性教育百年巡礼”主题活动,建成女性教育校史专区,打造具有培华特色的性别文化教育基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将红色文化与女性成长教育相结合,开展“红色家风与女性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平等包容的育人环境。通过“大讲堂、校史馆、白皮书”三位一体的传播矩阵,学校讲好培华女性故事,传播性别平等理念,形成“学术+实践+文化”协同推进的品牌格局,不断提升女性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