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培华要闻 > 正文
培华要闻

“长安讲坛”系列讲座之方言学者孙立新漫谈陕甘方言

日期 : 2014-11-19 点击数: 来源:培华学院

11月18日,陕西省社科联与我校联合举办的“长安讲坛”精品系列讲座第二讲题为“陕甘方言漫谈”,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孙立新主讲,我校人文学院车宝仁教授主持。

“长安讲坛”系列讲座之方言学者孙立新漫谈陕甘方言讲座现场

在孙老师看来,独具地域特色的方言土语,以及从柴米油盐到唱念做打的言说方式,记载了一方水土之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方式和集体记忆,方言绝非仅仅是工具或媒介,而是文化精神、地域特色、人文性格等的凝聚体。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孙立新漫谈陕甘方言

讲座中,孙老师深入浅出,重点从陕甘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独有特点进行讲解。语音方面,孙老师主要通过列举西安、宝鸡、渭南等地区方言的声韵变调、文白异读、本字流变等现象展开讲座。讲到声韵变调,孙老师重点指出,晋南深度型的特点是绝大多数今读送气清声母,渭南次深度型的特点是把一半左右的全浊仄声字读作送气清声母,宝鸡中度型的特点是把三分之一以上的全浊仄声字读作送气清声母,永寿次中度型的特点是把四分之一以上的全浊仄声字读作送气清声母,西安浅度型的特点是把四分之一以下的全浊仄声字读作送气清声母。词汇方面,在罗列陕甘方言常用词汇的同时,孙先生广征博引,特别注重对这些方言词汇的考证,像西安方言把生锈叫做“生涅”,把木头枯朽、砖瓦风化叫做“涅”,《集韵》解释“涅”字说:“化也。”等等。语法方面,孙老师通过丰富全面而详实的材料,条分缕析地讲解了陕甘方言在语法上呈现的诸如儿化或儿尾的复杂性、趋向动词处于句末、代词的复杂性、单体量词“个”的万能性等特点。整场讲座既有学术的深度,又充满生活的妙趣,孙老师躬身实践,勇攀高峰,严谨治学的态度更是令人叹服。

讲座最后,孙老师一方面表达了为“现代化民族共同语言”快速兴起而震撼和愉悦,因为语言界别的消融意味着交往隔阂的消除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熔铸,另一方面也为转型时期因社会变革被逐渐淡出视野的“方言土语”之命运而焦灼,并鼓励学子多多关注这些方言土语,感受其独特魅力。

文/唐海洋 图/李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