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1米,每一米都需要冲刺。就在这最后冲刺时刻动人心弦的一幕发生了。来自法学系的一名运动员在离终点线不远处重重地摔了第一跤,当旁边的同学来搀扶他时,他拒绝了。他艰难地爬起来继续向前冲刺。顿时,全场抱以热烈的掌声。但令人难以想到的是就在他刚跑几步又重重地摔了第二跤。这次他爬不起来了,在同学和医疗队的帮助下,他含泪离开了赛场。在他离开时全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女子1500米赛场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赛场同样精彩、激烈。发令枪一响,5名矫健的身影奋力向前……当剩下最后一圈时,跑在前面的两名运动员依然保持着她们的优势。我将目光锁定在后三位运动员身上。她们在你追我赶,名次不断变换着。场上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就在最后冲刺时刻,跑在最后的运动员赶上并超过她前面的两位运动员,全场掌声雷动。
撰稿处
在赛场下,有这样的一批同学,他们奋笔疾书,孜孜不倦。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将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他们用笔杆子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看!伏案写作的同学,周围的欢呼声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思维。
看!一篇又一篇的稿子在他们的笔下诞生了。
审稿处
成百上千的稿件在临场撰稿员的笔下诞生后被源源不断送往审稿处。面对一叠又一叠的稿件,审稿人员认真审阅,有条不紊,保证了选播稿件的质量。他们无暇观看现场精彩的比赛,也不能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稿件成为他们了解现场赛况的唯一渠道。
烈日之下,有的同学撑起了遮阳伞,而审稿人员依然顶着烈日认真审稿。为了缓解视疲劳,他们提前备好了眼药水。
后勤处
后勤人员不仅是运动员的服务员,同时还要担起维护场内秩序的重任。赛场上,他们为运动员端茶倒水,拿衣物。在终点线,他们积极搀扶运动员。他们的臂膀成了运动员休息的港湾。
看看那些“红帽子”,他们奔波于赛场中,维护着场内的秩序,保证了运动会安全有序地进行。
医疗队
在赛场下,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严阵以待,随时为受伤的运动员进行医疗护理。针对赛场上容易出现的伤患,他们早已备好了药。有好几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了,他们都在医疗队得到精心治疗和护理……
(本报记者 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