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媒体培华 > 正文
媒体培华

中国青年网: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日期 : 2021-08-12 点击数: 来源:中国青年网

7月5日起,西安培华学院“实践兴乡致青春”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满怀热情结合自身所学采用墙绘的形式,拿起画笔,为美丽乡村助力,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此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走出象牙塔,共建美丽乡村

7月5日早晨10:00,“实践兴乡致青春”社会实践小队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进行墙绘活动,期间寄住在蒲村。当地政府人员为成员在蒲村的生活进行了安排,为墙绘活动的开展的基础工作进行了安排与指导。

当日下午,当地负责人带领团队参观了需要绘制的墙体,社会实践小队成员对墙面面积进行了测量,并以党中央的重要思想与蒲村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为主题创作了绘画草图与当地负责人进行讨论。

图为实践队在画墙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楚诗 摄

结合自身所学,为美丽乡村增色

“三下乡”旨在文化、科技、卫生等为方面内容可以在乡村进行普及与传播,是大学生将自身所学投入到基础乡村建设的一次宝贵实践机会,团队成员们满怀青春热情,立志乡村建设,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为振兴乡村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据悉,从前期的墙面的测量,主题的构思到后来墙面的起稿与上色均是小组成员们协力完成,这次实践是一次切实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也是大学生真正意义上走出校园,为社会发展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的过程是艰苦的,此次需要绘制两个村子的墙面,在面积与数量上都比去年有所增加,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们每天都抓紧一切时间完成墙面的绘画工作,所住的地方离绘制的墙面较远,为了节省时间,每天能更快的投入到墙绘工作中,队员们清晨六点就准备好绘画用具到达墙绘地点开始一整天的工作。正值夏季,实践过程中的天气均是高温天气,在绘画时需要克服暴晒,汗流浃背地进行绘画工作,有时墙面照在墙壁上更是让队员们睁不开眼睛,但依旧挡不住我们手下的笔触,小队成员尽自己所能,把最精彩的一面展现在村民面前。绘画工作每天都会持续到晚上,村里夜里没有路灯,蚊虫众多。办法总比困难多,小队成员并没有退缩,依旧打着手电,忍受蚊虫的叮咬完成一幅幅墙绘作品。在完成第一个村子的墙绘工作后,队员们马上投入第二个村子的绘制工作,需要绘制的墙面高度高达8米,需要借助脚手架才能完成创作,队员们需要时刻都注意安全问题。在这段时间睡眠不充足,忍受暴晒仿佛已成为每天的日常,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依旧协力完成了墙绘作品。

图为实践队在晚上加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邓楚诗 摄

心中的热情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条件虽艰苦,但是队员们对为乡村建设献出自身所学的热情冲淡了过程中的困难与辛苦。实践期间村中相关工作人员会在绘画过程中为队员来饮料解暑,为队员们解决在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生活保障,4面光秃的墙面融入了青春色彩,汇聚了青春热情,变成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中的画笔为在校大学生与乡村之间描绘了一座大桥,将队员们结合在一起。

图为墙绘作品之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楚诗 摄

“三下乡”的时间虽短,但队员们结下的深厚友谊不浅。从彼此不熟悉的同学到并肩作战的队友,在创作上一起头脑风暴,在绘画时协力合作,在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一起踏过清晨的小路,一起在墙绘时流过汗,一起看过深夜回家的星星,这段珍贵的回忆跟让此次“三下乡”留下难忘的回忆

图为实践队与指导老师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楚诗 摄

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9b8ne3myXKLv0lpjr2RaBJBZnCjOb8axP5OAdZD6NYMBgwzVQG&uid=3171493&phone_code=5903e95f911d61c0aa5564cb8163d7b2&scid=902703&time=1628754774&app_version=(null)&sign=eb95f2a8bcf15c9ee8de219113427643#

编辑:马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