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媒体培华

最新新闻
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媒体培华 > 正文
媒体培华

中国青年网:以专业服务社会,用画笔谱写青春

日期 : 2021-08-11 点击数: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1年7月5日,西安培华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实践兴乡致青春”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里的风景很美,因为从居住地前往墙绘地要走几公里的路程,所以我们每天需要起的很早,赶着太阳小的时候来进行墙绘工作,这也是我们每天的必经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墙绘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楚诗 摄

这是我第二次三下乡,我觉得三下乡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并且十分想把这个事情给做好,我们的任务是为蒲村村政府的一个墙上画墙绘。起初,我觉得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因为这面墙又长又高,共有300余平 ,加上7月的太阳有毒又大。但是当地的村民十分热情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条件,墙太高村民就为我们搬来的架子,下雨天村民就为我们找来防水布,挂在墙上。我们也不辜负村民对我们的期望,太阳太大我们就早早起来躲避阳光,只为上午能多画一会儿,下午等太阳小一点的时候再去画,晚上很晚休息,只为把新闻稿写的能更精彩一点。

我知道,这次三下乡是艰巨的,但是我们不会退缩,我相信这面墙一定可以在我们走之前铺满颜料。

三下乡期间,我与小伙伴们同吃同住,发现他们在我刚来时候见到的他们发生了许多变化,变得更加亲切,更加可爱,大家都有了些许成长,有人在厨房里大展厨艺,有人举着相机为我们拍出绘画时美美的照片,有人不论何时都会被逗笑,早已忘记在学校学习时遇到的烦恼,有人在我们脖子被晒红的时候为我们递上湿纸巾,有人在你被蚊子叮了很多包的时候递上花露水,有人在你午睡时贴心的为你盖好被子,有人在你站在架子上摸高画画时为你提心吊胆扶着架子寸步不离,有人提着一堆好吃的来看望我们,并一起画画,融入我们。

慢慢的,我发现从刚来蒲村画墙绘时感觉很累,到最后觉得绘画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当一群有意思的人干一些有意义的事的时候,会消除疲惫放大快乐,有一群小伙伴陪你一起完成这巨大的绘画作品,是巨大的成就感。

图为完成的墙绘作品之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楚诗 摄

几天以后,当初洁白无瑕的墙面现在铺满了颜料。又高又长的墙上有我和小伙伴完成的四幅大作品。在我们完成绘画这天,我们十分激动,蒲村村的村民也直竖大拇指。我们一起和这面墙合影,而蒲村也留下了我们青春的颜色。青春是有颜色的,我们希望留住青春的颜色,用画笔把它画在墙上。

时间在流去,我们在长大。有时青春很迷茫,有时青春也会坠落,所以我们常会对青春漫想:青春是什么?是生命中火一般的季节;青春写什么?写一首漫长漫长的诗歌;青春留什么?留一个没有遗憾的遗憾。我们需要明白:青春不是风花雪月,青春也不是红杏绿柳,青春更不是富丽的象牙塔,它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是人生渐渐成熟的过程。

所以我们不愿虚度青春,走出象牙塔,助力新农村。远离市区喧嚣的鸣笛,来到农村感受夜晚的知了声,抬头仰望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断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剩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而此次三下乡,让我认识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可能我们站在太阳下的强度远没有农民伯伯的三分之一。让我认识到伙伴是抵消疲惫的最佳良药。让我认识到为他人服务的同时我也能收获快乐。老师是我们身后永远的支柱。

享受自然的美,享受人心的暖,享受万事万物的酸甜苦辣。生活,初为自己,最后升华为别人,便是生活最大的意义。

不断成长从加入三下乡到出征,再到今日的最后一天,时间如流水,匆匆而去,抓不住,拦不下,但留得住一切都成为最美好的回忆,留于心中,记于心底,无限怀念。记得当初选择三下乡时的初心便是结识更多好朋友,锻炼自己,不断成长。而从始至终,我也在坚持着这个初心。正因为如此,我便选择来到三下乡这个大家庭。

在刚开始工作的期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团内分配工作等等问题,古语云:“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次的失败与不足,也是在为我们的成功做铺垫,我也在犯错误后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慢慢的,工作一天一天变好,变得熟练,也很好地坚持到了我们的最后一天,很充足,也很满足。通过这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身的成长,所以也算得失兼备吧。初为己,后为人,升华自我,深化内心,一步步精神的改变,一步步自身的强大,渐渐完善自己。

此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一周的绘画,有努力、有付出、有艰辛,虽然很累,但却很开心。队员们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庄带来一片美景,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相信队员们的付出,不仅带给村民们一份美好的记忆,也给自己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

时间在变,初心未改。今年,是“实践兴乡致青春“社会实践队的第二年,我相信会不断有愿意为农村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大学生来传承实践兴乡致青春的精神,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这个大家庭,让“实践兴乡致青春”社会实践队的奋斗身影出现在每一个乡村。(通讯员 马力)

图为完成绘画后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楚诗 摄

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320550&app_version=1.3.2&sid=902063&time=1628679417&signature=z8W62Rvorl9xBbN3dqEax69YxuKGKM4pjVLXQDk0GeygYZOJ5m&sign=dcec5d3078a21b1569df8ff0d480ce32#

编辑:马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