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西安培华学院深入发掘自身近百年办学历史积淀的人文精神,涵养了“有历史底蕴、有基因传承、有精神赓续、有家国情怀”的文化内核,以“科学、民主、自由、公平、创新”的现代大学精神为引领,将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奋力谱写文化强校建设的新篇章。
筑牢思想文化根基,把稳立德树人之“舵”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了系统化、常态化的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宣讲报告会、“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等,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校每年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系列活动,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最美教师”,讲述优秀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动人故事,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组织开展“教学质量建设年”“诚信考试”“学术规范教育”等作风纪律教育整顿系列活动;创建“姜维之班”,通过抓实课堂管理、学业预警等,营造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文化保障。


2025年迎新生期间,设置百年校史主题展
传承创新特色文化,塑造培华品牌之“魂”
独特的文化标识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机构的魅力所在。西安培华学院注重对学校红色基因、职教基因、女性基因的挖掘与活化,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具有鲜明特质的培华精神标识。
深挖校史文化资源。校史是培育时代新人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承载着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更是推进思政教育的最生动教材。学校立足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围绕红色校史组织师生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和讲述学校历史上的革命故事、参观红色遗址和纪念馆、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歌曲传唱等活动,将校史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发挥老领导、老教师、历届校友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收集整理档案、地方志、校友口述、旧报刊等资料,推进红色校史故事走上专业课程的讲台。通过实施校史思政课等形式,使红色校史故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在增强专业课程吸引力的同时,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同时,组建了跨学科、跨单位团队,深挖校史内涵,对校史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建设校史馆、编撰校史著作、拍摄百人百事微故事等形式,生动再现了学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办学历程,让“奉献、创新、奋斗”的培华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凝聚师生校友情感的价值纽带。

宣讲团成员利用校内红色场馆向参观人员讲解党史
重视发挥红色场馆育人的实效性。红色场馆具有独特的文化脉络和时代印记。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建设了一批文化景观、场馆和设施,优化了校园布局,利用校园楼宇、道路、走廊、雕塑等载体,打造了优美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传播实体空间,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文化标识体系。强化“立体式”文化赋能,建成了红色金融展览馆、红色钱币展览馆、工合运动展览馆、陕西红色文化展览馆、党建文化展厅、红色校史馆等,设有“建党百年天安门红旗爱国主义广场”等教育基地。部分场馆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入学教育的重要基地。深度挖掘红色场馆育人元素、资源、载体和路径,通过举办微党课、行走思政课、三下乡行万里路、红色筑梦之旅、场馆里的思政课、制作红色微电影等特色活动,不断增强红色场馆育人的引导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打造特色专业文化。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系统研究、整合、提炼姜维之教育思想与党的精神谱系(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的生动例子引入课堂,突出价值引领,增强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以“红心铸魂、匠心育人”为核心的时代化“培华精神”表述,并内化转化到实际行动中,为培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文化支撑。结合医学、财经、传媒、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确保课程思政全面融入。医学院持续开展“生命教育”和“医学人文讲堂”,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会计学院着力培育“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财经文化;传媒学院打造“未来传媒人”实践文化品牌,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练就真功。这些专业文化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为学生打上了深刻的“培华烙印”。

学校举办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
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文化体育活动育人功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月”和“社团文化艺术巡回演”、运动会、书画才艺展、读书演讲、艺术设计赛、校园歌手赛、新生征文赛、全民阅读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系列活动,用高品质的文体活动陶冶师生情操,涵养人文内涵。系统推动“三节、两月、两平台、两计划”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精神情操。学校在参加全国和全省知识竞赛、高校论辩赛、青年世纪风采大赛、读书演讲、书评影评和陕西省、西安市文艺演出、大学生运动会等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推动文化育人融合,彰显服务社会之“效”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与转化。西安培华学院积极推动文化育人与社会服务相融合,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驱动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硬支撑。
深化产教融合,导入产业文化。学校在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的过程中,主动将优秀的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和课堂。通过企业家讲座、企业实地参观、企业文化模拟实践等项目,让学生提前了解职场规范,培养职业素养,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

全省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在学校举行
强化实践育人,传播时代新风。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模块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文化浸润和思想洗礼,鼓励学子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参与援疆、援藏、“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们在服务社会中传承文化、奉献社会,展现培华学子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先后有16088名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地区工作或继续深造,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4.70%。
聚焦区域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学校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提供文化智力和人才支持。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参与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团队多次参与地方城乡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学校承办的高水平学术会议、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区域文化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培华学子助力全运会开幕式
下一步,西安培华学院将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兴校的工作理念,力争到2030年,建设成“校园生机灵动、活动丰富精彩、标识清新独特、文化品质高雅、育人特色鲜明、厚植家国情怀”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校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高地、培养新时代女性人才的摇篮、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典范,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文化生态,为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民办大学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与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