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细督善导,护航教学——记优秀教学督导陈正教授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

陈正,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校级督导以来,陈老师始终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督导工作中,深入教学一线,通过沉浸式课堂观察、精准化教学诊断和建设性意见反馈,既当教学质量的“守门人”,又做教师发展的“护航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教育督导者的责任担当。

一、潜心听课,注意“督”与“导”的有机结合

1.精心设计听课计划,做到“点”“面”结合抽查课程。首先,做好选“点”,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在关注开课单位课程教学情况的同时,兼顾学院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力争全“面”了解某一开课单位课程教学情况,以学期为听课单位,尽可能对当学期听课学院有教学任务得教师进行全覆盖听课,在此基础上注意对同类课程(同一门课程)进行集中听课。通过“点”的选择,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及时提供不同学科教学状态质量数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2至3年的听课过程,从一个评价视角为学校提供相对全面的教学状态质量评价数据。通过“面”的听课,一方面可以为学校逐步实现督导听课全覆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进度、课堂设计和授课内容等的特点等进行比较与分析,为“导”提供支撑。

2.认真学习与分析,做到“督”与“导”的有机结合。专心学习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观察和体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据评价要求分析对比课堂教学效果,力争对每一堂课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坚持做到每次课程结束后与任课老师进行简单交流,一是分享听课体会,提出自己的听课收获和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同时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感受;二是同任课教师一起探讨所承担课程的教学改进思路与规划。通过“督”与“导”的有机结合,既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也能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二、积极参加专项评估,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建言献策

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系列评估工作中,依据本科论文(设计)工作在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与评价。在选题检查中,关注指导教师的构成、论文(设计)题目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对部分论文题目的表述提出了修改建议。在开题答辩检查中,关注开题报告的写作格式与学生的陈述情况,提出了充实研究背景和适当增加外文参考文献等建议。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检查中,关注答辩工作组织的规范性、答辩过程的互动性,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答辩前准备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对汇报的准备和答辩过程进行预演等建议。在论文(设计)评估中,关注文本的格式的完整性,指出了不同专业在格式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按学科特点分类给出论文(设计)的规范指导格式等建议。

在课程大纲专项评估中,一方面对照培养方案和开课计划检查所检查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和大纲完整情况;另一方面选择部分课程大纲进行详细评价。提出了课程思政内容不突出、课程目标设置不严格、大纲中推荐的辅助教学材料不理想等存在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重视课程大纲(标准)检查工作,通过大纲检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认真学习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有关制度,做好课程大纲(标准)的继续完善整改工作;专题讨论每门课程大纲(标准)的课程目标设置等建议。

在本科实习实践教学专项评估中,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关注实习、实践课程教学管理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对每一门被检查课程都具体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同时提出课程教学管理过程的资料有待完善,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教师课程总结没有教师签字,部分学生的作业只有成绩没有教师批改的痕迹或签名,成绩分析表中没有具体日期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2023届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落实检查工作中,认真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和《西安培华学院制(修)订人才培养指导意见(2023版)》的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同时重点关注培养方案的论证情况以及每个专业对培养目标确定与表述。提出了持续跟踪国家、特别是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和要求,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依据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充实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要求和课程设置;注重对学生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和课程设置;注重对学生跨学科融合能力培养等建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