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进一步查证学校党组织发展的情况,学校党委宣传部多方收集资料,在西安党史研究办公室有关资料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邦显》等资料中查阅到了有关信息,进一步理清了培华第一个党支部的由来。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培华的创校董事石雨琴任西安师范学校校长。石雨琴担任学校校长后诚心诚意靠拢中共组织,允许进步思想的传播,接近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聘请武伯纶、李敷仁、李一青(后来也是培华职校的老师)、余达夫等到西师任教,并支持学校的抗日救亡活动。在石雨琴担任校长期间,有两位学生和培华早期的党组织发展有密切关系。一位是西师简师28 级的学生党员胡俊生,另一位是西师简师 27 级毕业的刘邦显。
西师简师 28 级的学生党员胡俊生在 1938 年 4 月发展雷存福(雷田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据西安党史研究办公室整理的西安党史日历显示,1938 年 4 月 30 日,中共培华女子职业学校支部建立,有党员4人,支部负责人雷存福(雷田颖)。正是胡俊生积极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不但让培华女职多了一名中共党员,还成立了党组织,为培华播散革命火种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位是西师简师 27 级的刘邦显,他于 1938 年夏天毕业后根据党组织安排来到培华女职工作并结识了雷存福(雷田颖)。刘邦显是 1937 年底经同班同学李浩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党组织安排刘邦显到培华女职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培华女职党支部的力量,和党支部负责人雷存福(雷田颖)一道开展党的工作。就在刘邦显与雷存福(雷田颖)携手准备在培华大力开展党的工作时,西安遭受日军的空袭越来越严重,培华女职和其他学校一样,准备南迁。经过慎重考虑并经批准,二人没有随学校南迁。而是在刘邦显的协调下雷存福(雷田颖)经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去延安入读抗日军政大学,刘邦显则直接到当时的陕西省委所在地泾阳县云阳镇报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培华女职党支部也就暂停了党的组织活动,但是党支部成立与发展期间播散下的革命火种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依然在培华校园里存续并发挥作用。虽然刘邦显与雷存福(雷田颖)在培华女职一起战斗时间仅有几个月,但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后来刘邦显也来到了延安进入了中央马列学院学习,他主动联系上了在培华女职的战友雷存福,两位同志又在延安相遇了。1940年春,他们二人在延安经西北局秘书长贾拓夫(新中国成立后,贾拓夫先后担任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市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被毛泽东誉为"陕北的才子" )的主持下喜结连理。从此以后两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一起走过风雨70载。刘邦显后来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雷存福(雷田颖)后来担任西安市中山百货大楼经理。两位先辈因为“培华”而相识相知,因为“革命”而相伴相随,他们的进步思想、革命情怀和爱党爱国举动在培华留下了红色印记,为这所学校增添了一抹革命的色彩。
在这里还要着重介绍一下两位培华女职董事石雨琴、梁午峰。石雨琴和梁午峰都是培华的创校董事,在1928 年和吴云芳、罗端先、李競寰等人一起发起成立了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并创建了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此后一直是该校的董事之一,为培华女职的发展贡献不少。石雨琴还积极参与支持李敷仁、武伯纶、田克恭等人创办的革命报纸《老百姓报》。更重要的是石雨琴不顾个人安危,积极营救被当局逮捕的同是培华女职董事、在省教育厅任职的北高师校友梁午峰,梁午峰因参加渭华起义被以"共党密谋暴动罪"逮捕,经过石雨琴等人的四处奔走联络教育界知名人士联名具保,终于在1929年初将梁午峰营救出狱。
这位培华女职董事梁午峰为培华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1949年8月,为学校推荐了一个年轻人进入学校担任语文、生物教师,这个人就是后来在培华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传承培华基因、拓展培华发展、塑造培华文化的姜维之。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梁午峰董事推荐的姜维之进入学校,就没有今天的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