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西安培华学院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

时间:2020年03月31日 15:41   点击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攻坚之年,更是风月同天共抗大疫的破“疬”前行之年。全校师生要统一思想、团结一心、鼓舞干劲,为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而不懈努力。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主线,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着力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牢记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稳中求进、把握中心环节,在新起点上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段新起来强起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宣传舆论支持、思想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支持。

二、重点任务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守住意识形态阵地

1.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陕西教育的回信、指示批示和在陕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采取宣讲对谈、专题党课、现场体验、深入课堂等方式,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理论学习向深处走向实处落。

2.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履行好主体责任。做好学校重大事件、敏感时期的舆论引导工作。落实《新闻宣传管理办法》,加强校报、校刊、校园网站管控。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强化校园新媒体等平台的内容建设,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规制度,为宣传工作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定期分析研判和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題、重要情况,师生思想动态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引导,切实扛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

3.引导好主流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旗帜鲜明地支持正确思想言论,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利用学校网站、LED屏、橱窗展板等载体,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空间,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4.实施好舆情管控。强化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严格落实“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行守规矩” 。严格审批和备案制度,加强对论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审批管理,坚持“一事一报”“一会一报”“关口前移”,绝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传播的空间和渠道。努力提升舆情预警水平,加大舆情监测力度,着力在提升舆情发现力和研判力上下功,在提高舆情引导力、管控力上求实效,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处置。

(二)切实做好“疫情”中的“舆情”引导,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5.彰显宣传工作政治担当,走深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调动各种传媒介质,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省有关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坚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6.坚持疫情防控正面宣传,走细落实培华“防疫”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防疫”科普宣传,提高抗击疫情的防护意识;加大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提高疫情防控的法纪意识,引导教职员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7.发挥榜样典型引领作用,走心讲好培华“抗疫”故事。挖掘师生在抗疫工作中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把身边的标杆立起来,把身边的典型树起来,把身边的先进学起来,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师生心怀大局,克己奉献,共克时艰。

(三)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8.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宣传的覆盖面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9.广泛开展生命教育,不断拓展走宽安全教育内涵。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依托,着眼师生安全,压实安全责任,结合“抗疫”斗争,警钟长鸣,查漏补缺,加大宣传力度,持之以恒营造平安校园的文化氛围。引导师生把疫情、灾难当课堂当教材,结合学科专业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

10.加强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等任务节点;抗美援朝70周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等纪念活动;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等重大活动,加大活动开展和话题设置的质量,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立心,以实为本,以新为能,多点发力,深耕内容,将正能量的故事以师生感兴趣的话语、视频和图像等方式呈现出来,力避凌空蹈虚,力求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宣传实效。

11.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牢固确立思政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的“过关意识”,学好用好《大学生网络素养指南》,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和推广陕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易班网和陕西大学生在线等大学生思政工作平台建设;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教育提醒师生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进一步规范师生微信群、QQ群、企业微信群等媒体使用规范,不断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法纪意识。

12.营造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舆论氛围。加强文明校园的软硬环境建设,吹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集结号,体现群众性,彰显群体性,依托群动性,使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常态化运行,努力提升办学治校软实力。

(四)树立“宣传工作”的“生产力”“战斗力”意识,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13.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宣传矩阵,策划一批具有高度、深度和广度宣传效果的报道,加强沟通交流,畅通报送渠道,形成“大宣传”的格局,不断增强主动宣传、沟通联动、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舆情处置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14.设立学校宣传工作评优激励体系。调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既注重量的扩容,又注重质的提升,合力讲好“培华”故事,着力在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上下功夫,激活宣传队伍活力,努力提高“学习强国”等主流平台的供稿刊用率。

15.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队伍建设,不负使命,努力担当,及时把党的思政宣传落实进课程,落实进教案,落实进课堂,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牢牢站稳意识形态主阵地,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培华思政”“思政培华”精品课程、精彩课堂、精干师资、精实学术。

16.既彰显宣传工作的引导作用,又突出宣传工作的服务意识,拓展“培华”品牌内涵,擦亮“培华”教育名片。结合“抗疫”“脱贫”“收官”等年份主题,在服务大局的同时,积极引导师生深耕“培华”文化,凝练“培华”特色,在历史的回溯与现实的倒逼中,厚植“培华”情怀,在“守正”“创新”中坚守“培华”教研导向,把论文写在中国民办职业教育、中国特色女性教育的沃土上,使广大师生真正成为民办教育的代言人,宣传工作的助力军。

(二)切实做好“疫情”中的“舆情”引导,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5.彰显宣传工作政治担当,走深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调动各种传媒介质,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省有关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坚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6.坚持疫情防控正面宣传,走细落实培华“防疫”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防疫”科普宣传,提高抗击疫情的防护意识;加大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提高疫情防控的法纪意识,引导教职员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7.发挥榜样典型引领作用,走心讲好培华“抗疫”故事。挖掘师生在抗疫工作中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把身边的标杆立起来,把身边的典型树起来,把身边的先进学起来,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师生心怀大局,克己奉献,共克时艰。

(二)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8.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宣传的覆盖面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9.广泛开展生命教育,不断拓展走宽安全教育内涵。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依托,着眼师生安全,压实安全责任,结合“抗疫”斗争,警钟长鸣,查漏补缺,加大宣传力度,持之以恒营造平安校园的文化氛围。引导师生把疫情、灾难当课堂当教材,结合学科专业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

10.加强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等任务节点;抗美援朝70周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等纪念活动;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等重大活动,加大活动开展和话题设置的质量,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立心,以实为本,以新为能,多点发力,深耕内容,将正能量的故事以师生感兴趣的话语、视频和图像等方式呈现出来,力避凌空蹈虚,力求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宣传实效。

11.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牢固确立思政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的“过关意识”,学好用好《大学生网络素养指南》,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和推广陕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易班网和陕西大学生在线等大学生思政工作平台建设;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教育提醒师生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进一步规范师生微信群、QQ群、企业微信群等媒体使用规范,不断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法纪意识。

12.营造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舆论氛围。加强文明校园的软硬环境建设,吹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集结号,体现群众性,彰显群体性,依托群动性,使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常态化运行,努力提升办学治校软实力。

(三)树立“宣传工作”的“生产力”“战斗力”意识,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13.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宣传矩阵,策划一批具有高度、深度和广度宣传效果的报道,加强沟通交流,畅通报送渠道,形成“大宣传”的格局,不断增强主动宣传、沟通联动、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舆情处置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14.设立学校宣传工作评优激励体系。调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既注重量的扩容,又注重质的提升,合力讲好“培华”故事,着力在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上下功夫,激活宣传队伍活力,努力提高“学习强国”等主流平台的供稿刊用率。

15.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队伍建设,不负使命,努力担当,及时把党的思政宣传落实进课程,落实进教案,落实进课堂,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牢牢站稳意识形态主阵地,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培华思政”“思政培华”精品课程、精彩课堂、精干师资、精实学术。

16.既彰显宣传工作的引导作用,又突出宣传工作的服务意识,拓展“培华”品牌内涵,擦亮“培华”教育名片。结合“抗疫”“脱贫”“收官”等年份主题,在服务大局的同时,积极引导师生深耕“培华”文化,凝练“培华”特色,在历史的回溯与现实的倒逼中,厚植“培华”情怀,在“守正”“创新”中坚守“培华”教研导向,把论文写在中国民办职业教育、中国特色女性教育的沃土上,使广大师生真正成为民办教育的代言人,宣传工作的助力军。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

电话:029-85680000

邮编:710125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