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中心: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我校培养“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的落脚点,如何贯彻落实专业教育目标,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如何进行课程前置以实现螺旋上升式开设,如何实现融专业理论教育于实践教学之中进而实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更巧地融入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是课程做出特色的关键点。
为更好的加深教师对应用型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将开展西安培华学院首届应用型特色课程评比大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大赛内容与要求
(一)参赛课程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的两化原则: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课程化。
2.课程设计的五会标准:学会开发项目,学会集体讨论,学会团队合作,学会陈述报告,学会评估取舍。
3.课程教学四三要求:
教学遵循三原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三结合:学生实际,学校文化,社会需求。
教学实施三阶段: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把握三方法: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温故知新。
(二)参赛课程和形式
1.通识教育中心(含学生潜能发展中心)以公共课课程为单位组建课程交流团队,围绕公共课如何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如何与育人结合。
2.各院(部)、中心推荐的专业课程,必须围绕专业目标实现、教学改革和创新做法中特色鲜明、值得借鉴的课程。
(三)组织实施要求
1.各教学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此项大赛要求,各专业(课程)人人参与,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充分交流,进行初赛。各院(部)、中心按初赛结果限额推荐人选代表本部门参加全校大赛,限额分配见附件1。
2.各院(部)、中心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制订本部门具体交流活动实施方案,并于11月17日前将方案报至教务管理中心教研组备案。
3.“应用型特色课程大赛”结束后,各院(部)、中心要对初赛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总结材料(包括初赛情况总结报告、汇报交流书面材料、图片等资料)。
4.各院(部)、中心要高度重视,确保“应用型特色课程大赛”取得实效,并以此为契机,发现典型、培养典型,以典型引路。
二、大赛时间安排
(一)2016年11月中旬至2016年11月末 各院(部)、中心组织进行本部门初赛。
(二)2016年12月中旬 教务管理中心组织全校范围的大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各单位于2016年12月1日前,将《特色课程交流评比活动部门推荐表》报送教务管理中心教研组。
三、表彰奖励
(一)学校将对参加全校大赛的课程进行评比,并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授予该门课程“西安培华学院应用型特色课程”称号。
(二)学校将表彰在教学评比与交流活动中组织程序规范、评比成绩显著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联系人:全婧,孟倩,何丽
电话:85680259
附件1:各院(部)、中心推荐限额分配表
附件2:特色课程交流评比活动推荐表
教务管理中心
2016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