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三坊三营七大沙龙”之“教学中的有效话语设计”活动在恒友楼团体辅导室成功举办。本期沙龙邀请了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西安培华学院教学名师、传媒学院杜萍副教授主讲,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能手、传媒学院房宁副教授为嘉宾。来自传媒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财务管理中心、学生服务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11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杜萍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对“话语”“有效”“设计”“场域”等几个关键概念的理解,认为在教学场域中需考虑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关键话语要素,这些要素作为变量影响着“有效”的达成。她认为教学中的话语关系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因此,教师一定要考虑与学生之间的共情和理解。杜萍老师跟大家探讨了“有效”的评价主体,认为“有效”这种预期目的达成应当是教与学双方共同预期、共同评价的。此外,她还在与医学院吕老师的互动中带大家体验了“有效话语设计”的灵活性,认为即使是合理、周密的规划,也并不一定需要严丝合缝、分毫不差,灵活应对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接下来,杜萍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如何调动话语相关者“在场”,要从话语权力、话语关系、话语过程、话语内容四个维度去关照教学话语场,以期达到课堂话语的有效。对于现在的教学话语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话语权力不平等、话语关系不平衡、话语过程不协调、话语内容不丰富等,杜萍老师建议大家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结合老师们自己的教学体验得出开放性的认知和理解。

随后,杜老师邀请此次沙龙的嘉宾房宁老师跟大家分享“话语过程”,房老师从课堂导入话语、课堂组织话语、课堂提问话语、课堂互动话语、课堂反馈话语五个方面用具体的案例带大家体验了话语过程的具体执行。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话语过程应当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及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从学生的处境来体察他们的思想行为,了解他们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要真诚的对待学生,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注每个学生,信任学生,精心呵护学生。

最后,杜萍老师进行总结,她认为:教学中有效的话语设计只要处理好与“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关键话语要素相关的话语权力、话语关系、话语过程、话语内容,每个教学场就会达成因人而异的不的“有效”。
活动现场气氛轻松,在场的老师积极参与互动,大家都表示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