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基于学科竞赛的文创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讨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13 [来源]: [浏览次数]:

12月8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第9期师说漫谈在图书馆3楼314教师研修室成功举办。本期师说漫谈的主题为“基于学科竞赛的文创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讨”,传媒学院副院长张荣花主持,特邀西安石油大学大学肖雪锋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薛舒凡老师、传媒学院程一冰老师做主题分享。

肖雪锋教授分享的内容为“从非遗实践教学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肖教授以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关中地区非遗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以易俗社为载体,以陕西地方戏剧秦腔为研究对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肖雪锋教授的分享让我们对非遗实践教学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她的研究成果不仅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在教育领域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薛舒凡老师分享的内容为“红色文化项目驱动师生实践共同体模式构建”。薛老师以其丰富的项目经验,为我们从课程思政、学科竞赛和学生团队建设三个方面,解析了申报项目的关键要素。薛老师指出,任何项目的申报,都离不开创新思维、深入的课程思政理念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薛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申报项目的关键要素和技巧,为老师们在项目申报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经验。

程一冰老师分享的内容为“戏剧排演中的实践教学思考”。程老师以“带领戏文专业学生排演作品《暗恋桃花源》参展第九届陕西省校园艺术节”为例,与大家分享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做法。程老师表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兼顾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知识,即概念、事实和原理等“是什么”的内容,同时也要重视传授程序性知识,即关于操作步骤、技能运用等“怎么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这两种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以理解为前提,掌握相关技能。程老师的分享对于我们深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位老师的分享引发了大家关于教学研究、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方面的兴趣,大家积极沟通交流,分享经验。

张荣花院长做最后总结,她指出学科竞赛、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与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科竞赛、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应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最终回到教学中去。张院长呼吁广大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竞赛、教学研究等活动,在各种竞赛、项目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