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至 11 日,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精心策划的第五期 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教学技能工作坊顺利收官。随着本期 20 名教师完成培训,我校通过 ISW 工作坊培养的校内外教师总数达到 100 人,这份 “小圆满” 不仅是对两年半以来工作成果的最好注解,更凝聚着引导员团队与参训教师们共同践行 “真努力” 的教学初心。
作为广受赞誉的教学技能提升平台,ISW 工作坊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注重实践的特色,吸引了来自传媒与设计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和法学院的 20 名优秀教师踊跃参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张伟、主任助理付丽伟、学生潜能发展中心主任韩赟,携手会计与金融学院秦芳、樊晓军,传媒与设计学院王璐,医学院葛维娟,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魏舒乐等八位资深教师组成引导员团队,为本次培训保驾护航。
所谓“真努力”,是两年多来引导员团队在培训过程中反复打磨每一个环节的严谨态度,是参训教师们在模拟教学中不断推翻重来的执着精神。在为期三天半的培训中,这种精神贯穿始终:教师们通过主题课程深度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 的核心理念,在案例分析中探索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径,在互动讨论中碰撞教学创新的火花。
BOPPPS 教学模型的实操训练成为本次工作坊的重点。通过三轮 MINI 教学模拟与即时反馈,教师们亲身体验了 “导入 — 目标 — 前测 — 参与式学习 —后测 — 总结” 的完整教学闭环。从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堂开场,到制定清晰可衡量的学习目标,再到组织激发思维的互动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在 “实践 — 反思 — 改进” 的循环中,将 “真努力” 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能力提升。
当20份ISW 国际研修证书送到教师手中时,这份认可背后,是深夜灯光下反复修改的教案,是小组讨论中激烈的观点交锋,是引导员们逐字逐句的细致点评。正如一位参训教师所说:“在这里,每一次试错都是成长,每一份投入都有回响。”
如今,100 人的培训规模这份 “小圆满”,既是教发中心两年半来持续深耕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新的起点。不同学院的教师在交流中打破学科壁垒,在合作中沉淀教学智慧,为跨院系教学协同埋下了种子。
未来,我校将继续带着这份“小圆满” 的欣慰与 “真努力” 的执着,让更多教师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结伴同行。我们期待着这些经过淬炼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在每一间教室里生根发芽,让课堂更有温度,让学习更有深度,为高等教育的提质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