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的系列工作会议上,姜波理事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了殷切希望。笔者以为,姜理事长在历次会议上提出的多个“我希望”说的是朴朴素素大实话,言的是大学精神基本体现,讲的是现代大学制度应有之义,实实在在道出了一位高校领导人应有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权且摘来,与诸君共享。
一、我希望——引进人才要不拘一格,梯队建设要源源不断注入活力,内部管理要不断提升。要始终保持教学的中心地位,这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职责和任务;学校领导的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业绩评价等方面都要体现在这个方面。
二、我希望——培华的讲座、报告会要天天都有。每个院系每两周必须有一两次学术讲座或报告会,学生听了要谈感想,写东西,把此作为学生开拓视野、巩固专业知识和课业考察。
三、我希望——培华的图书馆是一座“百科馆”,能够作为“知识的海洋”和现代化的信息库。
四、我希望——所有的培华人常记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五、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培华点燃追求真理的火焰,锻炼报效祖国的能力。在培华,你们总像一粒种子要破土而出,经园丁培育终成大树。
六、我希望——每位培华学子都能学会以下各种能力:自尊自爱、共识共赢、链接战略、逻辑贯穿、形式入神、过程指引、质疑反思、持续强化、自行负责。学习知识要做到“五个结合”:即知识、技能、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团队合作。让这些能力都会成为你们就业坚强的保障。
七、我希望——培华的课堂和实验室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和相互砥砺的场所。在学校通过全景式、模拟化的实训,要使学生对企业管理有所认知,引导他们对企业内容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我希望——所有从培华毕业的学子心里都能够有一枚“终生学生证”;希望你们以母校为荣,母校也以你们为骄傲。
九、我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培华校园建设成为一座宁静而又充盈着思想火花,闪耀着人性光辉,洋溢着创新精神,充满着生机活力的学术殿堂。
十、我希望———我们是在内心里自觉地把学生作为权利主体来对待,也希望学生能够自觉地按照权利主体应有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
十二、我希望——培华的教学改革,能使传统的教学法变得更加奏效,把枯燥的课程变得更加有趣,把过时和落后的东西变得更加实用。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法。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让学生怎样学才能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这些应在课堂上体现和找到答案。
十三、我希望——我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多做一些对学生、教师实实在在的事,少制造一些创新的泡沫。
十四、我希望——从事民办教育工作者能成为“五家”。首先是教育家,必须懂得教育规律;尊重知识分子;其次是企业家,要懂得市场,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实用型人才;再次是革命家;第四是思想家,不仅懂得教育规律,还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最后是战略家,随时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十五、我希望——我们的女性教育能培养出成千上万部内蕴深厚,书香袭人的“好书”,培养和锻造出千千万万个情操高尚、出类拔萃的和谐“天使”,孕育和凝练出无数首朗朗上口、催人奋进的“诗篇”,使她们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新风尚的倡导者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实践者。
十六、我希望——每位学生能够发挥“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理念,具备实用的技能,具备高效的工作效率,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高的效益;能够广泛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分忧,为民效力,尽心施爱。
十七、我希望——每一位培华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出“国内一流、“特色显著”、“高水平”、“人民满意”的业绩。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水平,全靠大批有志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为其培土育华,增砖添瓦、集腋成裘。我们不求名垂青史,但求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承诺,至少对得起工作着的这个岗位。
十八、我希望——人们一走进培华就能感受到其独有的浓郁的人文情怀。希望每位培华人身上都能体现出“科学、民主、自由、创新”的培华精神。对于个人,活得堂堂正正,把自己身上那些最宝贵的价值实现出来,拥有健康、善良、正直的生命,活泼、自由的头脑,丰富、大气、高贵的灵魂;对于学校,要把每一位师生当做最宝贵的财富,尊重和保护全体培华人工作的权利、创造的权利、思想的权利和信仰的权利,为大家实现自己的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治学生态。
笔者以为,改革和创新从来没有“排座座吃果果”的好事,从来都是凭嗅觉闻风而动,未令先行;从来都是你强我更强,狭路相逢勇者胜。姜理事长披肝沥胆“18”条,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我们深切迫切急切真切地渴望吾校“发展”,如此而已。所以,我们全体培华人要从今天就开始行动,占有机遇,放大机遇,积极作为,把西安培华学院打造成真正的、名实相符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民满意的大学,实现百年培华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