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图书馆(新)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新书推荐 >> 正文



新书推荐第二十三期(语言、文字类)
日期: 2021-04-0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名称

宋代笔记俗语词研究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艳梅

索书号

H131/3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代汉语领域的研究专著,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建设项目成果。本书以《全宋笔记》十编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前七编的宋代笔记176种,收集俗语词1867个。在对这些俗语词进行精准释义的基础上,充分考察其在宋代笔记中的使用情况,从共时层面按语义对其进行分类,并简要分析其特点,以期客观反映宋代时期的俗语词汇面貌,并据此对《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等重要辞书的错误、遗漏、不足进行了补充。

名称

训诂学纲要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

赵振铎

索书号

H13/92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内容简介:

《训诂学纲要》出版以来被学术界公认为训诂学的权威论著,是训诂学教学的重要教材。1992年获得国家教育部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全书分十章,涉及到了训诂学的方方面面。本次修订再版,作者新加进去了译语、训诂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对训诂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系统全面的介绍,阐述了训诂学的概念、流别与体制、训诂用语、词义引申、训诂和语法等内容,并且还补充了在生活中的各方面与训诂相关的文化。

名称

汉语句子理解的认知老化研究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柳鑫淼

索书号

H018.4/3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内容简介:

《汉语句子理解的认知老化研究》是一本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项针对老年人语言能力衰退问题的专项研究。《汉语句子理解的认知老化研究》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实验和脑电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句子加工能力的认知老化现象、影响因素及其认知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基于研究发现设计了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老年语言认知障碍的题目,为老年语言障碍的早期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名称

基于信息结构理论的汉语非常规语序句式研究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

许歆媛

索书号

H146.3/99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基于信息结构理论的汉语非常规语序句式研究》全面深入地研究现代汉语中的非典型句式,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信息结构对句子的语序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其研究成果既可以深化汉语非典型句式的研究,又可以丰富、完善信息结构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汉语习得者(留学生)对非典型句式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也为非典型句式的类型学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参照。

名称

语体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小句依存性研究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朱庆祥

索书号

H146.3/98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语体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小句依存性及相关问题研究。本书主要考察了叙事语体、操作语体、描写语体、议论语体中的小句依存性,分析了影响小句依存性的主要因素(小句零形反指,不能增加句末完句语气词,主语具有非独立性解读属性,时空、情状类状语缺失,等等)。通过研究,作者发现不同的语体语篇中,小句依存性的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表现。还发现不同的语体,高频小句的依存性特征有所不同。

名称

汉语关联复句的语义表达式与功能语的作用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张晨迪

索书号

H146.3/100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对语言(句子)的理解通常来自语言(句子)本身表达的语义外加利用推论以及世界知识进行补充理解的语言外的意义。这也就是说,没有必要把人们理解的某一句子的全部意义都当作是由句法结构决定的。本书以日文为主,辅以中文的写作方式,通过将人们可通过推论或世界知识理解的句子的意义*限度地去除出去,限定了由句法结构决定的句子的意义,从而做到了简洁明了的句法分析。

名称

汉语词汇语法修辞历时变迁考论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卢烈红

索书号

H13/90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汉语的历时变迁,从词汇语义、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展开探讨,选用唐宋以后产生的新词语或学界持不同意见者,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句式、修辞等,探讨其发展历程,揭示其演化规律。本书论点鲜明、引证文献丰富、案例翔实、论述严谨,集结了作者多年的修辞学、语言学的经验和成果。

名称

汉语言文字理论与应用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刘钦荣,刘安军

索书号

H12/15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汉语言文字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丛书》的主要内容,大都依据我们近十几年来关于语言文字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文章或课题成果改写而成。

为使问题讨论得相对集中,《汉语言文字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丛书》分为五章:一是针对汉字的性质特点和易混词语、新词的运用,二是重在短语、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三是侧重语言符号、语言结构的语义和认知分析,四是分析语言文字的艺术表达策略和技巧,五是探讨语言文字的社会、教育功用。

名称

汉语音韵学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新魁

索书号

H11/41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介绍和研究汉语音韵学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为四编:韵书、《广韵》音系、等韵、上古音。本书通过系统介绍汉语音韵学的基本知识,评介各朝代音韵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和重要韵图,阐述各学派的研究成果,并对音韵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分类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以期为音韵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名称

蒋礼鸿语言文字学论丛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

蒋礼鸿

索书号

H02/8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蒋礼鸿曾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杭州大学古籍 研究所兼职教授、杭州大学汉语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 语言学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浙江省敦煌学会 副会长、《汉语大词典》副主编、《辞海》编委兼分 科主编、杭州大学敦煌研究中心顾问、“九三”学社 社员。

《蒋礼鸿语言文字学论丛》是蒋礼鸿先生历年来 有关语言文字学的论文集,计39万字。

名称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索书号

H195-53/31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年度国际会议及其他重要学术会议为依托,根据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发展和汉语国际传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需求确定研讨主题,并围绕主题组织和遴选稿件,使相关讨论得以在一个大题域内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第8辑共收入15篇文章,有宏观角度的汉语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如陆俭明《汉语国际传播方略之我见》、王睿欣《多语言背景下汉语在马来西亚传播的特点与动因》;有汉语教学研究,如赵金铭《语言类型视角的区域汉语教学》;有大纲研制研究方面的,如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的一些具体问题》等等。所收文章大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能够反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发展。

名称

《辞源》修订资料索引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史建桥

索书号

H164/79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辞源>修订资料索引》是继《<辞源>研究论文集》《<辞源>修订参考资料》之后,为配合《辞源》第三版修订编纂的又一部资料书。本书选编了从民国迄今为《辞源》修订提供内容和方法支持的中文论文篇目,共计18000余条。索引分为语词和百科两大部分,与《辞源》收录的辞目类型相呼应。其中语词索引设辞书探讨、文字考证、词语考释和古籍阐释四个目次,囊括了丰富的辞书编纂类和语词探讨类文章;百科索引从地名、人名、文献名、职官名、动物、植物、器物、矿物名、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经籍学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俗游艺、起居经营等十五个类别,提供了比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每个目次下的索引条目,均按篇名、著者等的拼音升序排列。该索引是《辞源》修订的一个成果,希望也能为读者查阅佐证等提供相关帮助。

名称

説文解字 : 點校本 (全两册)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许慎

索书号

H161/51/2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内容简介:

《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所撰,是我国*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的*部字书。中华书局1963年以陈昌治本为底本,印行《说文解字附检字》,2013年重新制版,出版了《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之外,也收到读者反馈。应读者之需,我们请陶生魁先生加以整理,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结合反切给字头加注了汉语拼音,制作了所有字的音序和笔画索引

以方便读者。

名称

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词汇功能语法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郑友奇

索书号

H146/54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从类型学角度来看,世界上人类语言可分为构型语言(configurational language)和非构型语言(non-configurational language),前者如英语,后者如汉语。相对于构型语言,话题结构在非构型语言中较为普遍。汉语尤其如此。目前对汉语中话题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以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为理论框架。生成语法强调语法功能取决于句法结构,但由于任何自然语言都是一个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复杂系统,这便导致该理论不能普遍、充分解释非构型语言中的某些语言现象,比如话题结构、轻动词等。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这个句法学思想方兴未艾的时期,词汇功能语法理论诞生了。与生成语法所提出的语法功能取决于句法结构不同,该理论采用结构的概念对句子进行分析,强调各结构之间的映射。本书将该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尝试性地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到对长距离依存、省略式话题结构及悬垂话题结构等语言现象的分析,旨在为汉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名称

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颜力涛

索书号

H146.3/88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问题,这里的“偏离义”包括“预设、预期、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同时还包括句子隐含的“偏离义”,我们把“偏离义”上升为汉语被字句的高层构式义。*后,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分析汉语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问题,本书具体又以“事件类型”为起点,以“小句”为基本单位,对汉语被字句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了汉语被字句六种主要的“事件类型”:“言说类”事件、“认识类”事件、“位移类”事件、“击打类”事件、“计量类”事件和“致使类”事件,我们发现它们在“偏离义”上各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补充了前期“理想认知模式”偏离义的研究。

名称

互动视角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

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

于月

索书号

H146.3/85

典藏部门

语言、文字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内容简介:

语句省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由于其音-不匹配的特征,以及强烈的语境依赖性,省略结构一直是形式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书在动态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力求将语句的语义内容与语用环境的表征结构化,采取从左至右的动态解析视角,对汉语中的一些省略结构进行了一致的形式化分析。通过动态解析,本书认为省略结构解析的本质是一个语用充实过程;语句省略是句子结构、语义内容和语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句法、语义及语用接口研究的典型例证。将三者结合起来,能使我们对人类语言的省略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

名称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董秀英

索书号

H146.3/101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运用跨语言比较的方法,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观察和处理汉语假设句的相关现象。重点围绕假设标记探讨了假设句的句法操作、汉语假设标记的语法化来源、汉语假设句的从句和主句标记配套使用情况、汉语假设标记与“联系项居中原则”等论题;研究了河南夏邑方言中的愿望义反事实句的表达形式。笔者发现汉语假设标记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语义来源上看都不是孤立的,只是世界语言的一种变异类型。

名称

现代汉语虚词二十讲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马真

索书号

H146.2/77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书可视为作者将虚词教学的内容从课堂上搬到纸质书本中的一个成果。全书20讲,作者用讲课的方式讲解、辨析了50多个虚词,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解的是具体虚词,但透过讲解内容,给读者传递了“该怎么进行有效的虚词教学”“如何有效地进行虚词研究”的信息——在虚词研究和虚词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考察、分析;要重视虚词使用的语义背景的分析、研究和说明;切忌将虚词所在的句法格式的意义误归到那虚词身上。这是一本谈论虚词的小书,但对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都具有参考价值。

名称

基于定量分析的汉语词素义生成与演化研究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小平

索书号

H146.1/11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词素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词素义是词素的意义内容。《基于定量分析的汉语词素义生成与演化研究》以现代汉语词素义为研究对象,在现有词义、词素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语料,对现代汉语词素义进行封闭性统计,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探讨造词对现代汉语词素义衍生的影响,从发生学角度揭示出了词素义衍生的规律,并对词素义衍生的认知动因进行了解释。此外,还具体讨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别词素义的发展演变轨迹,以及多义词素义项的基本概况和特征等,以期建构出独立、系统的现代汉语词素义衍生理论,从而扩大汉语词素义的研究领域,深化汉语词素义的研究,补充汉语语义学的研究内容。

《基于定量分析的汉语词素义生成与演化研究》适合从事汉语词汇学、句法语义学的学者使用,对辞书编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称

汉语“个”字构式的隐性量及其类型学研究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清艳

索书号

H14/55

典藏部门

新书借阅区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个”字构式为窗口揭示隐性量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和制约机制,并进一步从类型学角度探索汉语隐性量的表达特点。隐性量在汉语句法结构中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相对于隐性量而言,由于其形式的隐蔽较少受到学界关注。汉语中“个”构式的研究大都比较零散,选取“隐性量”这一角度的研究能从整体上对一系列“个”字构式的句法语义问题进行集中统一的关照和解释。本书选取“V个N”“V个VP”“整个一个X”“那叫一个X”等构式全面描述隐性量相关的句法语义互动现象,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角度阐释各构式隐性量意义形成动因和机制,深层剖析“个”与隐性量构式间的互动关系,*后在跨语言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汉语在隐性量表达上所具有的共性及个性点。

信息来源:文献建设部 高婷婷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peihua.cn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