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走出唯一真理观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陈嘉映 |
索书号 |
I267.1/2564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嘉映先生选编自己于2007—2018年间所作演讲、访谈与评论结集。有不同的道,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哲学,尤其今天的哲学,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 |

|
名称 |
碎片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
埃莱娜·费兰特 著;陈英 译 |
索书号 |
I546.65/4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碎片》(2016)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20 余年来的书信、访谈和散文集。作家在书中袒露了自己对写作风格和主题的探索历程,并回顾了自己经历的自我怀疑和突破,这些对话睿智地诠释了女性和家庭、神话和文化、城市和记忆,以及作家和读者的复杂关系。《碎片》既是深入费兰特的文学世界的指引,同时也是一份智性、鲜明而坚定的文学宣言。 |

|
名称 |
两京十五日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马伯庸 |
索书号 |
I247.53/828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这是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心灵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 |

|
名称 |
巷里林泉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故园风雨前 |
索书号 |
I267/4967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巷里林泉》是一本文字温润幽默、平均每2分钟就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可爱随笔集。林泉是文人心里的美梦,身居市集,总怀着妄想逃去山林泉石的美丽地方。而作者的林泉,在故乡、在街巷。无论幽美还是俚俗她都照单全收,且甘之如饴。全书分为三辑:“一晌光年”“朝朝暮暮”及“眼前人”,读来令人常怀唏嘘,含笑带泪。“一晌光年”记录的是扑面而至的世情片段,那些路人、芳草、云雾,都像知道作者揣着妙笔而决意把常人觉察不到的故事端出给她看。“朝朝暮暮”记下的是遥远的如梦的印象,在作者心头时时浮现,记起自己是谁,记起曾经历的生活,记起一切何以如此。“眼前人”则是更为深沉却未必再有回响的回忆,那些已经走远的、走散的、走失的同路人,就留在此书中,在书中成为与现实并行的眼前人。 |

|
名称 |
长安客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北溟鱼 |
索书号 |
I267.1/2297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本书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等多重元素于一体,可以说是一本诗人版《人类群星闪耀时》。用八个故事,串联起大唐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一段历史,从诗人的眼里看见时代与命运,讲年轻人在大城市里的梦想、艰难和漂泊。那些不朽的诗篇来自他们无数欢欣和至暗的时刻。通过这些故事,你或许能重新认识这些诗人,看见和我们一样的人。在他们对自我和时代的追问里,看见尊严,信仰,爱与同情,生命的意义。 |

|
名称 |
我的二本学生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
黄灯 |
索书号 |
I247.5/3761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

|
名称 |
你和我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万方 |
索书号 |
I25/1190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今年是中国现代戏剧泰斗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他的女儿万方出版了一本《你和我》,首次讲述了父亲和母亲的恋情故事。曹禺24岁即发表处女作《雷雨》,30岁左右,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作家创作力的奔涌喷发,也和他的感情经历有关。曹禺有过三次婚姻,万方是曹禺和第二任妻子方瑞的女儿,很长时间以来,她一直觉得父母情感是隐私,尽管多次被询问,她从未谈起。直到她下决心,用最真实真诚的态度来写这本书。《你和我》第一次收录了曹禺和方瑞之间的情书,以及曹禺给女儿的信。一条去北京专访了万方女士,“我足足花了10年时间,才有了面对真相的勇气,写完这本书,挖出了深埋心底的隐痛,我发觉自己变得比以前强大了。” |

|
名称 |
用电影燃尽欲望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
[日]园子温 著,余梦娇译 |
索书号 |
I313.65/171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日本鬼才导演园子温一直以叛逆、打破常规的姿态备受国际影坛关注。其早年以《男之花道》摘取日本影坛登龙门的PFF大奖,之后连续拍摄了《自行车叹息》《纪子的餐桌》等个性作品。名作《爱的曝光》《冰冷热带鱼》《恋之罪》《庸才》入选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作品直击人性,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当代社会与人性的阴暗面,让园子温成为日本电影界不可忽视的个性导演,影迷沉浸在其作者性极强的越界影像中难以自拔。从业三十年的园子温导演首次以坦诚而热烈的笔触分享了自己向着电影助跑的青春、重要作品拍摄的台前幕后,一阐自己独特电影观之生发,并对当下日本电影的现状、未来进行了犀利点评与深刻思考。 |

|
名称 |
祈念守护人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作者 |
东野圭吾 著,宋刚 译 |
索书号 |
I313.45/1229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离东京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小镇,有座古老的月乡神社,院落深处有一棵巨大的古树。传说只要向它祈念,愿望就会实现。祈念规则如下:1、限一人祈念;2、限深夜进行,事先须预约;3、不限许愿内容,即便是希望别人去死。二十出头的玲斗过得一团糟,正走投无路时,一个神秘人出巨资救了他,条件是要他去守护古树。玲斗对那棵树一无所知,也不相信传说。如果愿望可以实现,想要的当然还是钱哗啦哗啦往家里灌!他忍不住笑了。可他惊讶地发现,来祈念的人很多,态度还都庄重得可怕。深夜,玲斗偶然间走近古树,听到树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哼唱声。 |

|
名称 |
诡计博物馆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大山诚一郎 著,吕平 译 |
索书号 |
I313.45/1127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专门收集无人能解的离奇悬案。有一对奇怪的搭档,发誓破解瞒天过海的杀人诡计。1号悬案:一亿日元面包赎金事件。面包里的骇人钢针,消失在废弃别墅的社长,无人认领的巨额赎金。 动用警力两万余人,嫌犯至今下落不明。2号悬案:复仇日记事件。诡异坠楼的女学生,疯狂复仇的昔日恋人。 一本日记堪称铁证,却在数十年后重现端倪。3号悬案:交换杀人事件。参与交换杀人的凶手之一突然毙命,共犯藏匿于茫茫人海。必须发现连结两人之间那条看不见的线。4号悬案:世田谷区灭门事件。汽油和大火,氰化钾和红茶,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一切疑点指向当年年仅5岁的女孩。5号悬案:河畔第二次杀人事件。同样的弃尸地点、同样的凶器、同样位置的血迹、同样年龄的被害人!数十年前的骇人惨案重现,是有人恶意模仿,还是凶手再次挑衅? |

|
名称 |
七个疯子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罗伯特·阿尔特 著,欧阳石晓译 |
索书号 |
I783.45/18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根廷著名作家罗伯特·阿尔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述男主人公在社会底层挣扎并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故事集中在三天时间,各色人物纷纷登场,从一件绑架案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阿根廷乃至拉美的社会现实生活。作家以精湛的文笔对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摹,并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变形地透视了身边的现实和种种人物,充满混乱怪诞之感。有续集《喷火器》。 |

|
名称 |
七个疯子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罗伯特·阿尔特 著,欧阳石晓译 |
索书号 |
I783.45/18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根廷著名作家罗伯特·阿尔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述男主人公在社会底层挣扎并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故事集中在三天时间,各色人物纷纷登场,从一件绑架案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阿根廷乃至拉美的社会现实生活。作家以精湛的文笔对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摹,并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变形地透视了身边的现实和种种人物,充满混乱怪诞之感。有续集《喷火器》。 |

|
名称 |
七个疯子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罗伯特·阿尔特 著,欧阳石晓译 |
索书号 |
I783.45/18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根廷著名作家罗伯特·阿尔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述男主人公在社会底层挣扎并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故事集中在三天时间,各色人物纷纷登场,从一件绑架案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阿根廷乃至拉美的社会现实生活。作家以精湛的文笔对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摹,并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变形地透视了身边的现实和种种人物,充满混乱怪诞之感。有续集《喷火器》。 |

|
名称 |
七个疯子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罗伯特·阿尔特 著,欧阳石晓译 |
索书号 |
I783.45/18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二层南) |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根廷著名作家罗伯特·阿尔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述男主人公在社会底层挣扎并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故事集中在三天时间,各色人物纷纷登场,从一件绑架案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阿根廷乃至拉美的社会现实生活。作家以精湛的文笔对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摹,并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变形地透视了身边的现实和种种人物,充满混乱怪诞之感。有续集《喷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