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
武志红 |
索书号 |
B84-49/167 |
典藏部门 |
中厅社科借阅区 |
内容简介: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 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

|
名称 |
谈美书简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朱光潜 |
索书号 |
B83/111 |
典藏部门 |
中厅社科借阅区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对打破左的教条主义,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的一系列禁区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

|
名称 |
金融的逻辑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作者 |
陈志武 |
索书号 |
F832.1/18 |
典藏部门 |
中厅社科借阅区 |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作者长期关注社会转型问题,痛击时弊,观点振聋发聩。“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西方的兴起主要靠制度而不是掠夺”、“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 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思考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 |

|
名称 |
陈旧人物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
叶兆言 |
索书号 |
K825.4/117 |
典藏部门 |
中厅社科借阅区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家叶兆言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文化人物的散文三十九篇,作者无意去追求“绯闻”式的细枝末节,而是竭力捕捉人物的意蕴,品位人物身上所散发着的独特的文化味道。他用个人的眼光、温和的口气、品评的笔调写了三十九个旧时文人,上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下至苏青、张爱玲等江南才女,既有林琴南、闻一多、朱自清、吕叔湘等文学大家,又有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巨匠。特殊的家世使作者离这些陈旧人物很近,他记述这些人物的文字,仿佛是谈论老邻居一般随意散漫,断然没有作秀般的怀念、致敬或叩拜,透露出日常的亲切感。 本书既是作者的一部读书笔记,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阅读轨迹及阅读心得,同时也是一部近现代文学史话的随谈,加上有点迂腐、俏皮的议论,作者阅读记忆中的历史文化人物走出了尘封的记忆,读着亲切,甚至也有几分感动。本书曾于2007年出版精装本,此次列入“叶兆言非虚构作品系列”又增加了《沈从文》、《钱钟书》、《傅雷》等12篇。 |

|
名称 |
撒哈拉的故事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三毛 |
索书号 |
I267/2143 |
典藏部门 |
文学图书借阅室 |
内容简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本书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 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适应、关怀这片大沙漠,在她的笔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变得丰富多彩。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书中无论是荷西把粉丝当做雨来吃,还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去海边打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 |

|
名称 |
傅雷家书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傅雷,朱梅馥,傅聪著;傅敏编 |
索书号 |
K825.6=72/22 |
典藏部门 |
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 |
内容简介: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获得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据统计20多年间它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更值得父母和孩子读一读。 |

|
名称 |
南渡北归. 第一部 , 南渡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岳南 |
索书号 |
K820.7/105 |
典藏部门 |
红色文化资料室 |
内容简介: 《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

|
名称 |
时间的形状: 相对论史话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
汪杰 |
索书号 |
O412.1/8 |
典藏部门 |
中厅自科借阅区 |
内容简介: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内容简介:上部和大家一起回顾物理学走过的四百多年坎坷历史。物理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好莱坞悬疑大片。在伽利略、牛顿等巨星纷纷谢幕之后,我们的超级巨星爱因斯坦闪亮登场,他就像一个横空出世的大侠,无门无派,但是一出手就让天下震惊,他的绝招就是“相对论”。第六章是尘封已久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年轻人甚至都不敢想象这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如此之近的故事,但真相往往比小说更惊人。最后四章是《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的下部,作者将为你细致地剖析时空的真相,带你领略神奇的四维时空奇景,了解整个宇宙的终极图景,再回到原子的深处见识一下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最后看一看当下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万物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