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教学信息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信息 >> 正文

“毛概”课走出教室 实践教学润物无声——我院沈宝莲老师实践课堂获师生热赞

发布日期:2025-03-20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下,我院教学团队持续探索,致力于打破传统思政课堂的理论局限,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近日,沈宝莲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的“毛概”实践课成果斐然,在校园内引发热烈反响,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创新驱动:从书本到课堂外

不同于常规的教室讲授,实践环节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近期,沈宝莲老师在实践课上有条不紊的安排教学活动、组织班级同学参观校内红色长廊,让学生们更加近距离的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的一系列成就。课堂环境的变化让学生们更有兴趣投入到思政课的学习中。

互动启思:小组协作碰撞思想火花

实践课现场,沈宝莲老师巧妙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教师讲解过后,让学生提相关感兴趣的问题。各小组分工明确,随后围坐一起热烈讨论,思维在观点碰撞中不断拓展。沈宝莲老师穿梭其中,适时引导,抛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度思考理论与现实衔接点,将思政原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剖析,激发内生学习动力。

成效显著:知识内化与素养升华

这一系列实践课的教学成效令人瞩目。学生们一改往日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参与率近乎百分百。从知识掌握层面,晦涩理论通过亲身体验得以扎实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素养培育上,学生们展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此次思政实践课的成功,是我院思政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沈宝莲老师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身体力行的教学引导,为学生打开思政学习新视野,也为全校乃至同行提供了可借鉴范例,让大家看到思政课只要扎根实践土壤,必能绽放绚丽之花,培育出担当时代重任的有为青年。

 

                                          图文编辑:王金娇

审核人:袁娜 霍艾湘  寇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