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思政部全体教师在格物楼3楼阅览室召开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汇报交流会,思政部主任史晓眉教授和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思政部副主任王袁媛主持。

一年来思政部在史晓眉主任的领导下,一直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此次教改汇报交流会,旨在对本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在相互学习观摩中共同前进。
本次交流具体涉及到本学期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开学初各位老师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认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教改设想,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和尝试,分别形成了自己的教改特色,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沈永真、刘娟两位老师讲到:学期初进行了“哲与思”团队活动,学期中进行“学以致用”,学期末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制作册子。袁秦英老师提出“理性认识世界和方法改造世界”,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一课一案例”与“哲人思想分享”,并完成图文总结与美篇制作。
潘迎丽老师介绍了叙事式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教改,主要涉及到思想政治课的文本叙事、图像叙事和社会记忆叙事三个方面。郗铮、鲁文英老师试行了慕课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即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以实际调查(访谈、问卷、数据分析)为基础,以科学的实验研究为路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及有效性,从而为思政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提供相关参考!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爱、邢波、赵艳和王艳雪四位老师主要以艺术化的纲要课为改革思路,并设计了教改的四个模块,分别是“绘中国故事”、“画中国故事”、“译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故事”,并引导学生制作中国近现代史上的10大人物以及故事画册。杨志梅、霍艾湘、王艳雪、王强、樊静五位教师运用现代媒体手段蓝墨云班课,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项目教学,重点通过深度研讨、情景表演、校史结合、寻找中国近现代史最美女性等项目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形成了校史讲解视频集、中国近现代最美女性集的教学成果。张明霞老师介绍了她结合课程教学,精心组织学生绘出了9尺长的画卷,以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怀,以庆贺学校90华诞。
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霍艾湘、王强老师提到用好信息技术、找准学生关注点、点亮课堂,本学期毛中特课结合“蓝墨云班课”,把思政教学资源由“点状教学资源”整合为“线上线下”结合的“线状活动项目”:“一课一评论+问题教学法+合作讨论+头脑风暴+集体调研展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体系,让思政课教学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樊静、李雯老师以艺术化的思政课为教改线索,以校庆9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鼓励非艺术专业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结合毛中特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制作了关于培华的相册集、改革开放40年的画册和微视频。关于教改展望,樊静老师提出可以尝试情景体验式教学改革,增加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比如确定实践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用诗歌、朗诵、歌曲、舞蹈、话剧、小品、微电影等一切适合的艺术形式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情感体验来实现价值认同。

会议最后,思政部主任史晓眉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她对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学期末的汇报交流是大家对一个学期教学教改的梳理和总结,多彩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是老师们不断探索和进取的体现。她从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思政理论课的定位中,要求思政课老师要站位高、方位明。要抓住“立德树人”价值引导这根主线开展教学教研和教改,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为育人、育人是一切。
本次教改汇报交流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各位老师的精彩汇报,使老师们开启了思路,点燃了热情,增强了自信,看明了方向。教改一直在路上,只要辛勤播种,就有收获的季节。
樊静供稿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