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引导广大青年医学生坚定信念跟党走,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发挥专业特长做“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实践者,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乔怀丽、韩雅雯带领暑期三下乡“青春医行”社会实践队,于7月19日一29日来到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伊当湾村通过探寻当地特色,慰问留守老人,发放调查问卷,宣讲健康知识,开展中医义诊等多种形式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医疗志愿服务行动,身体力行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
01安全教育培训会为实践活动安全保驾护航
2024年7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乔怀丽、韩雅雯老师为实践团队成员召开安全培训会,对出行前、路途中以及到达实践地点后的安全事宜进行了强调。并就此次实践活动要求等其他事宜进行了明确,为此次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驾护航。

02村镇两级领导支持助推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实践团队成员此次前来主要工作是提供医疗咨询、健康检查和健康知识普及等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推广现代健康理念,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实践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大家克服困难,千里奔赴共同的实践地点——陕西省靖边县伊当湾村。实践团队于7月19日顺利抵达实践地点。当地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特地安排人员对实践团队成员的住宿食宿等一系列事宜进行了妥善安排,并召开会议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此次实践活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随后,西安培华学院“青春医行”实践队与伊当湾村委会共同举行了大学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为未来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宣传科普急救知识,共筑安全健康防线
在日常生活和旅途中,人们都有发生急性疾病或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尤其是心脏骤停的病人,如不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会很快死亡。据统计,心脏骤停已经成为突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心脏猝死病人70%死于医院外,40%死于发病后15分钟,30%死于发病后15分钟至2小时。心脏猝死大多是一时性严重心律失常,并非病变已发展到了致命的程度。只要抢救及时、正确、有效,多数的病人是可以救活的。大量实践表明,心跳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可有50%的人被救活。为了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水平,实践团队成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村民教授了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村民对急救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村民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他救能力,为村民的安全健康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

0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暨开展义诊活动
在当地村镇两级领导的支持下,2024年7月21日“青春医行”社会实践队来到东坑镇卫生院,与卫生院协调相关事宜,为开展义诊活动奠定基础。对接仪式结束后,东坑镇卫生院中医科李伟医生给我们讲解了更多的中医知识如:中医耳穴的疗法,火罐,把脉,针灸等。


随后,实践队成员在李伟医生的支持与指导下,为患者提供了刮痧、拔罐、针灸、艾灸等中医义诊活动。






05.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了解村民预防疾病健康情况
实践团队成员根据走访了解该村村民健康状况后,制定了特色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镇辖区村民预防疾病,守护健康情况,以便于村镇两级卫生院更好做好守护村民健康工作。









06.开展“关爱零距离,情暖老人心”送温暖活动
2024年7月28日,“青春医行”社会实践队开展了“关爱零距离,情暖老人心”走访慰问老人活动,将爱与温暖传递到老人的心中。
实践队成员入户走访村民,了解老人的,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为老人带来关心与陪伴,气氛轻松活跃。


07.厚植爱国情怀 赓续红色血脉
在当地政府文化宣传部门负责人的组织下,一场重温红色岁月,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观影活动在小广场拉开了帷幕,也为此次实践活动落下了帷幕。此次放映的电影是《双山阻击战》,主要讲述了抗战期间,国民党连长周善文和新四军连长许大强奉命固守双山阻击日寇西下,他们联合作战数次击退日军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本次观影活动,实践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中华儿女只要万众一心,就能抵御一切来犯之敌,就能实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梦。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连接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效的生动体现。本次实践活动,一方面磨练了大学生的心智与意志,另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本次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走向基层,了解国情,民情,了解更为真实的中国,增强大学生强国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展现新一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青春本色。
文稿:乔怀丽 韩雅雯
审核:袁娜 寇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