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金融学院网站

稻香阵阵,感恩斯人|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

发布日期:2021-05-23    浏览次数:

致敬 缅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一句“把中国人的饭碗握在自己手里。”

他守护了近70年!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60年代“缺粮”可谓是一个大问题。由于当时物资匮乏,每个家庭也只能凭粮票按月取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的袁老发现了试验田里的第一株天然杂交稻,继而推开了水稻杂交实验的大门。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 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 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 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袁老曾说过,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个梦,他成功让每亩稻谷产量从700斤飞升至3000斤,成功的将水稻从陆地种到海上。更令人尊敬的是,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后,袁老更是毫不吝啬的将相关技术分享给了全世界。“沃尔夫”农业奖的评审委员会在为袁隆平老先生颁奖时曾说过:“之所以选择袁隆平院士,是因为袁隆平对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还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供了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

今日上午你我还在为无事生非的造谣者而愤怒,而到了下午当袁老真的离开了我们时,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与伤感。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老。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但袁老不应被国人忘却。带着袁老的技术和科研精神,我们继续前进!愿袁老在天有灵,终有一日能看见世上无饥馁,小民有清粥的百姓生活。




编辑:杨茜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