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下午16:30,会计与金融学院数智经济系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指导会在博远楼2115教室顺利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于数智经济系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专家指导与教师研讨,推动金融工程专业进一步提升及数字经济新专业申请。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蔡敬梅、教学副院长孟君,数智经济系主任李亚子、副主任涂玉侠、金融工程专业带头人吴春娜以及特邀教授茹少峰教授、徐璋勇教授和金融工程专业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经济系主任李亚子主持。


会议伊始,教学副院长孟君教授致欢迎词,首先对徐璋勇和茹少峰两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两位教授的学术成就与专业背景。孟君教授强调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希望与会教师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向两位教授学习,积极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及申请新专业的思路与方法。

与会的金融工程专业教师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背景、讲授课程以及教科研成果,展现了数智经济系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力。


数智经济系副主任涂玉侠就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详细汇报。从师资队伍、教科研成果、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基地、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金融工程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不仅注重就业质量,还强化考研指导,学生考研率较高。同时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奖数量多、质量高,充分彰显了专业建设的卓越成效。

金融工程专业带头人吴春娜教授汇报数字经济专业调研情况。从调研背景、调研方法及调研结论三个方面展开。调研背景部分,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指出全国及陕西省数字经济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为专业申报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调研方法上,介绍企业用人需求、岗位胜任能力、可考取证书以及高校开设情况的梳理情况,强调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开设呈增长态势,陕西省已有9所院校开展相关专业。调研结论部分,提出增设数字经济专业的必要性,指出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布局特点以及我校开展课程的师资力量雄厚,为专业申报增添了信心。

茹少峰教授在发言中为数字经济新专业的申报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强调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专业特点,数智化课程建设迫在眉睫,指出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都应融入数智化元素,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优化整体课程建设。在专业申报中,人才培养需关注学生和教师,加强数字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计应涵盖统计数学、数字技术和经济学综合课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的二维矩阵,确保课程体系支撑目标实现。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拓宽就业方向,并着重强调数智类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培养及专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性,以保障专业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徐璋勇教授则从金融工程专业高质量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指导建议。他认为金融工程专业应聚焦行业与课程,形成专业亮点与优势,明确就业方向,针对证券公司或投资领域培养人才,与其他院校形成差异化。建议在金融工程本科建设基础上,积极申请金融工程专硕,凸显专业特色,使专业建设更具竞争力。

在教师交流研讨环节,覃忠教授针对金融工程专业招生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新专业申请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发了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

最后,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蔡敬梅教授进行总结讲话,指出要在专业探索基础上,结合两位教授的建议,积极申请新专业并推进申硕工作。在理事长的领导下,借助专业指导和老师们的配合,推动专业建设的新突破。强调围绕申硕目标,全方位开展工作,在招生、师资队伍、教科研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成长。同时,希望老师们结合国家发展趋势、陕西省现状及学校背景,积极作为,助力数智经济系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数智经济系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指明方向,明确目标,提供了思路。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数智经济系金融工程专业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