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新)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观摩促成长 学习共提升|中文系开展第六次教学法活动暨教学观摩活动
日期: 2021-11-1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加强教师间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成长,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于2021年11月17日下午两点在1209教室开展第六次教学法活动暨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共有两名优秀教师、三位青年教师进行每人约十五分钟的课堂展示,学院督导赵维森教授和高天成教授担任评委,中文系副主任罗妮老师担任主持人。

王莉老师率先展示,带来独具韵味的古代汉语课堂示范。王老师以现代对“止戈为武”误读为切入点,引入会意字的讲学。王老师重点讲解了会意字的分类,如以形会意、以义会意、同体会意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拆字解字,将望而生畏的古代汉语变得平易近人、亲切可人。

接着,杨静老师以单纯词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现代汉语课堂示范。杨老师在讲解单纯词中的叠韵词时,巧妙的运用卡片形式,将韵母拆分,通过学生上台互动的方式,带学生温顾音节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叠韵中的“韵”为什么不是指韵母整体。此外,杨老师还通过连线题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巩固。诸如此类丰富实用的课堂小活动,将原本抽象的现代汉语具象化,提升学生的掌握度。

随后,兰兰草老师以“古今词义的异同”为主讲内容,抓住古今词义中的“承”与“弃”、“变”与“不变”,重点讲解了古今词义的发展。兰老师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出发,既形象生动的讲解了古今词义的变化,也引发了听者对古今思维方式变迁的反思——司空见惯的用语中也暗藏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印记。

魏聪茹老师接着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大学写作课堂展示,以4个富有创意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其中,“当诗歌‘离家出走’了”这项活动反响尤为热烈。魏老师让学生采用同桌或组内合作的方式进行集体创作,第一个人以“我想给你...”为开头,一人一句共同完成诗歌创作。这项活动既打破了个体创作可能存在的思维局限,也为传统写作课堂带来了教学的新思路。

最后,朱君芝老师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为主题进行了对外汉语的课堂展示。朱老师在清晰简洁的理论讲解之后,进行了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模拟,向学生展示如何在课堂中实现“习得”而不单单是“学习”的效果。此外,朱老师还介绍了视频、课堂场地拓展等实现“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教学手段,并精准地总结了实现“习得”的关键要素,即真实、典型、交际。短短一刻钟,却令人受益良多。

五位老师精彩展示过后,两位院级督导赵维森教授和高天成教授虽然犀利地指出老师们在制作课件时需要加强学生本位意识,特别是在色彩对比、字号大小上,要确保教室中的每位同学都能清晰可见,但却更加欣喜地对各位老师的教师风采和创新精神表示了高度赞赏和肯定。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