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下午,人文学院在汇知楼6301教室举办了第九届青年教师讲课技能大赛,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讲课大赛共有12名青年教师参与比赛,他们展现了人文学院青年教师目前的整体教学水平。大赛的评委分别是人文学院副院长刘利侠老师,院长助理赵洁老师,汉语专业学科带头人闵敏老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张静老师,培华学院督导组专家王相民老师和凌苏霞老师。

每位参赛的青年教师都进行了认真细心地备课,且提前到场进行了电子教案的拷贝、试播,可见参赛教师对本次活动的重视。中文系一共有7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讲课大赛,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付丽伟老师,她讲的是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通过求佛、化树、错过、凋零4个阶段的分析表达了生命有限、人生苍凉的感慨;王莉老师讲了文字学中的六书造字法,集中在象形、象物、象工等几个方面展开;申艳霞老师讲了音韵学中声母j、g、x的产生流变,以及受韵头韵尾的影响而产生的腭比;徐翔老师深入分析了鲁迅的小说《伤逝》中子君,涓生的爱情悲剧;傅亚卓老师讲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吕明凤老师讲了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法学专业共有五位青年教师参加大赛,杨源老师主要讲了偷盗罪在特殊情况下的认定,以及成立的条件。从行为模式,行为对象绘出了合乎逻辑的对象。高燕老师讲了民法的基本原则;罗静老师讲了中国法制史中的汉代司法制度中的春秋决狱,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制度产生的积极、消极两种影响;张婧老师就法律仲裁做了精彩的讲演;马亚乐老师讲了股东出资的内容。

最后六位评委老师对12位青年教师的讲课进行了点评:闵敏老师肯定了年轻教师备课认真,信息量大的优点,同时也提出教学应该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王相民老师以自己从教45年的人生总结出自己是从50岁开始才真正会教书的,50岁之前是炫耀自己,50岁之后才会因材施教。年轻教师今天都讲得好,功底很扎实。

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方法对头,态度认真,都会讲好的。赵洁老师认为从案例导入和分析都处理的较好,在PPT和板书上,以及重点的突出上还可以做的更好。刘利侠副院长、凌西霞老师、张静老师在对年轻教师的课作出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后经专家组的评议,推荐张婧、王莉、付丽伟等三位老师参加学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