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14点至16点,中文系召开了以“中华文化起源及周易智慧的解读和传授途径”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旨在让老师们更系统地了解《周易》中蕴含的哲学内涵。本次会议诚邀李小成教授主讲,由中文系教师张静副教授主持,中文系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教研活动。
首先,李教授从《周易》与中国人的智慧入手,介绍了筷子、围棋、烹调和书法中所蕴含的《周易》理念;接着,对《周易》的符号与阴阳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分享过程中李教授引用殷高宗对宰相所说的话:“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治理国家就像作羹汤一样,重要的是掌握好盐和醋的比例。李教授通过历史文献和实例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周易》理念蕴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李教授还与参会老师们分享了关于记忆八卦的歌诀,看似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周易》在李教授生动的讲解中逐渐揭秘,变得通俗易懂。
在教师研讨环节,王莉老师、文丹老师、靳晨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研究方向,就大众对《周易》的看法、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开展与《周易》相关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向李教授请教。李教授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还以专业的视角向老师们推荐了《周易》相关研究的优秀著作,方便对《周易》感兴趣的老师进一步研究。
最后,张静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李教授的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不但在专业知识方面,而且在实际的教学应用方面更是为老师们拓展了思路。本次研讨会后,希望老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为我们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