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中文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各环节有效推进,中文系开展为期一周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


《中国古代文学》集体备课小组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组,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就开学前两周的上课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做了相关安排。
张静教授首先分析了课程组的师资情况,并强调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将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优势,在保证教学进度统一的前提下,保障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各位教师要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备课方案,如何去“备课堂”和怎样去“备教学方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把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集体备课小组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组负责人介绍了即将要开展的主题“爱情与婚姻”,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古代汉语》集体备课小组
《古代汉语》课程组围绕“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课程思政”的主题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研讨,强调在高校课堂上,传递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中华传统道德之美,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所在。给同学们文化自信的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学原理》集体备课小组
傅亚卓老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政内容的融入,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语言学概论》集体备课小组
朱君芝老师强调要加强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要及时了解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做学者型教师。促进专业内各学科的互相了解,在融汇各科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大教学观。

《中国通史》集体备课小组
《中国通史》课程组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并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和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同时就“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外国文学》集体备课小组
《外国文学》课程组负责人王雅老师说明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的意义和重要性,各位老师就课程方案进行探讨、交流和借鉴。
中文系各专业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提升了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理解了课程思政是课程教学的价值回归的重要抓手。相信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对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一定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