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3日至26日,在滨海城市大连,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大连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了第十一届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高级研修班(现代汉语专场),为了提高我院教师的专业水平,我院中文系教师高晨蕊、王琳、王越、董嫄受邀赴大连参加此次研修活动。

7月24日,主持人宣布研修班开学,大连大学校领导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领导分别致辞,说明语言学、教育和研修的重要性,并对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表示欢迎。同时,会议主办方组织与会专家、老师合影留念。



接着,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保亚老师为大家主讲“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问题,陈老师重点强调“语言学概论”是认识人类复杂行为的基础课程,很多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来听语言学概论课程,在互动环节,陈老师还根据各位老师在一线教学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答,使大家受益匪浅。

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常务副主任郭锐老师为大家主讲“现代汉语课的难点和争议点”。郭老师围绕现代汉语教学中常出现的30个难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给一线教师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导。

7月25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曹文老师为大家讲解《汉语拼音方案》的发展历史,并准确解读《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一些问题。
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梯队成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校内兼职研究员朱彦老师为大家讲解她在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自己研究的一些有意思的词汇现象,为大家进行词汇教学和研究提供了诸多视角。


学习结束后,四位老师都深感受益良多。高晨蕊老师说:“这次高校语言学课程暑期研修班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课程研修与讨论分享,我对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将来的课程教学和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这些所学所得将会在我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王越老师表示:“这次研修班是一次非常难得而又珍贵的学习机会,四位学者的研究成果鼓舞着我,让我对语言学的研究充满热情和探索欲望。我深刻感受到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使命,将更加努力地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王琳老师谈论道:“通过参加此次研修班,我不仅深入体会到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重点和精髓,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难点和争议点以及《汉语拼音方案》有了全面的了解。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学以致用,将研修期间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尽快内化,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董嫄老师认为:“通过此次研修班的学习,使自己认识到了之前在语言学课程中不曾关注到的一些角度,比如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同时,也解决之前在现代汉语课中遇到的诸多困惑,最后,几位专家学者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青年教师,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参加本次研修班,我院青年教师收获颇多,既补充了大量语言学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也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优化了现代汉语及语言学概论的课堂教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