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于9月20日在齐仲里教授的主持下进行了以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师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教研会议,齐教授指出“新文科建设”提出于2020年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文件,其中一项全面推进四新建设举措中详细阐释了“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表示新时代社会发展中人才的培养需注重专业知识与素质共同培育,“新文科”的出现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虽然英语专业有着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固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在与时俱进的学科发展背景下,我们要试着探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出路,打破固化思维和学科障碍,重新对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位,始终将创新作为人才教育的指向,致力于探索有效的教学改革。

齐教授发言
随后曹艳琴教授也指出高等教育学院培养人才,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专业的从业者,就英语专业来说,旨在为需要从事翻译、对外社交的行业输送对口人才。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从两个大的方向落手:一是文化知识,二是英语的应用能力。在中国经济的不断提高下,市场需要的是既具备语言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要对行业背景有所了解。比如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工作者,既要会专业的英语翻译技能,也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这是现代行业最青睐的面试者。所以高校进行英语专业发展,必须要转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思路,将学生培养为复合型的人,增加学生就业渠道、拓宽就业途径,能够有效满足人才培养上的市场需求。

曹教授发言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举措、新思路、新理念,“新文科”更加强调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进行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突破传统的固定思维,在英语各环节教学中渗透行业知识,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对于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建设,高效课堂,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系构建,比如开设中外文化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其他与行业相关的课程,进而将学生培养为行业全能型的人才。
最后齐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新文科”建设是发展人文学科内涵的新举措、新路径、新理念,基于“新文科”环境下的英语专业发展需注重学科专业的内涵发展,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注重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因此,在学校层面应转变育人理念,构建现代书院教育模式,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断丰富英语学习者文化底蕴,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和服务社会能力;从专业层面应该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打通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应该从课堂层面融入新科技、新媒体、新理念,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课堂创新为载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切实落实“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路径创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学校、专业、课堂,把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英语专业全体教师参加教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