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新)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迎新学期 磨教学力”青年教师讲课活动
日期: 2025-08-2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近日,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以“提质备课、赋能新学期”为目标,组织7位青年教师开展教学讲课活动。活动聚焦学前教育核心领域,通过“讲课+点评+研讨”闭环模式,打磨课程设计、强化教学能力,为新学期人才培养筑牢基础。

曹依楠教师-角色游戏材料的假象

冯颖教师-问卷的设计

本次活动紧扣学前教育专业需求,覆盖七大核心教学模块,凸显“理论+实践+素养”融合特色。曹依楠老师以“角色游戏的创造性——游戏材料的假想”为主题,通过《森林探险》情境模拟、“理发店/消防站”分组竞赛,引导学习者将纸杯、毛线转化为游戏道具,落地“形态模仿”“功能联想”专业教学;李林娜老师围绕“儿歌的韵律”,结合《小小花儿微微笑》等案例解析“押韵”“节奏”要素,设计“桃花娃娃”节奏练习,实现幼儿语言教育趣味与专业的结合。


宿雯菁教师-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

除此之外,活动还注重“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双能力传递。陈昱老师梳理教育技术发展脉络,从培根“感觉论”、夸美纽斯“直观教学”,到幻灯机、互联网等技术在学前教育的应用,明晰技术与教学融合逻辑;冯颖老师以“问卷设计”为核心,通过“课业负担调查”等案例辨析“清晰性、中立性”原则,明确“70%有效回收率”专业标准,强化研究方法科学性。

学前教育系全体教师认真听课、磨课

在这基础上,青年教师们还立足实践场景,推动知识落地转化。多位教师围绕幼儿园实际场景设计课程。比如“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活动中,薛楚凡老师指导学习者从“课程目标、幼儿兴趣”出发,按“确立目标—编制网络—展开活动”步骤设计主题网络;宿雯菁老师结合“老师,你不喜欢我!”案例,解读幼儿园教师在师幼、家园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让规范转化为教学行为。赵淑洁老师聚焦“老解放区的托幼机构”,以1941年《陕甘宁边区保育儿童决定》为核心,梳理寄宿制保育院、游击式托幼机构等6类形式,分析“政府支持+群众路线”经验,培养学习者“以史鉴今”的专业思维。

学前教育系系主任王璐露就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的最后,王璐露主任从活动的“目标达成、内容准确、互动有效”等维度进行点评,提出“优化案例时效”等建议。青年教师结合意见反思改进,形成“互学共进”氛围。此次活动不仅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更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后续,学前教育专业将持续开展教学打磨,推动研讨成果转化为新学期教学实践,为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赋能。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