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的精神引领下,为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赛、教”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2022年5月13日上午,学前教育系在J101教室举办了以“保护自己”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设计与讲课大赛决赛。

本次比赛的参赛对象为2019级学前教育全体本科生,大赛分为预赛与决赛两个阶段,预赛阶段在各班级内部进行,最终角逐出13名学生进入总决赛。决赛现场,由学前教育系主任刘迎接教授担任总评,并由学前教育系副系主任郭宇涵、陕西省骨干园长郑晓枫教授及学前教育系教师王璐露、黄一雯、李林娜担任评委。出席观看本次比赛的人员还有2019级学前教育全体本科生及各班学业导师。
随着主持人比赛开始指令的宣布,13名试讲学生带领其小组成员一一化身为幼儿园老师和3-6岁的小朋友。13位老师带领小、中、大班的小朋友们围绕着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学习本领,赛场上的老师们时而带着小朋友体验故事里鳄鱼与牙医的矛盾心理,时而变身为小厨师与小朋友一起搭配属于自己的食物金字塔,有些老师通过设计别出心裁的游戏、准备充分的教具让小朋友认识自己的眼睛、鼻子、小手,有些老师则通过精心的环节设计让小朋友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恰当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是个抱抱都美好,告诉小朋友哪些是隐私部位,不能让人随便触碰。比赛现场,选手们各显神通,教室


气氛活跃,观众积极配合,比赛环节在欢声笑语中画上句号。


比赛环节让选手们大显身手,但专家的点评环节则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赛告一段落后,由郑晓枫教授、刘迎接教授先后对本次比赛进行了针对性点评。

郑晓枫教授作为西安市学前教育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骨干园长,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郑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为本次大赛所做出的积极准备,同时也指出了同学们可能会忽略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时要掌握领域的核心经验,突出学科特点;备课时活动目标的制定与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真实水平为依据;实施时要注意每个环节时间分配的比重,把握活动的重难点等。

学前教育系主任刘迎接教授在郑老师点评结束后对本次大赛进行了全面总结。刘教授首先肯定了此次活动的亮点,对同学们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规范性、参与的积极性进行了鼓励,另外也指出了本次大赛中同学们表现的不足之处。刘教授结合课程四要素从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实施、评价四个方面对同学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要求。首先活动目标制定要有依据,一以颁布的文件为依据,二以班级幼儿的实际特点为依据;其次活动内容的选择需要凭借三把尺子——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的远与近、活动内容的深与浅、活动内容的多与少;再次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支持、启发幼儿的探究欲、表达欲;最后活动实施结束后教师需要从活动亮点、存在问题及原因、改进方法三个方面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教案最后应当留有活动反思的部分。
本次比赛活动,既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又促进了学生跨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比赛并没有随着赛事的落幕而结束,相信学生的自我展示、专家的专业点评都为今后学生的实习乃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附本次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王亚琳
二等奖:岳亭君、王乐瑾
三等奖:郑雨欣、向孟昕、刘璟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