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新)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圆满举办
日期: 2022-05-0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22年5月6日下午2:00在格物楼J101教室,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举行了《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学院决赛,根据培华教发函〔2022〕9号文件《西安培华学院关于举办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安排,我院经过前期动员、各系层层选拔,最终有5名教师晋级学院决赛,进入决赛的教师名单如下:

本次竞赛学院高度重视,秉持以赛代练,推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新晋教师树立良好教学示范,决赛现场邀请多位各专业高水平专家莅临现场担任评委工作,本次大赛的评委有:傅绍良教授、赵维森教授、刘迎接教授、赵旭东教授、齐仲里教授。

本次竞赛由五位老师分别展现,第一位是来自中文系的张媛老师,本次讲解的课程是《大学语文与写作》;

第二位讲解的是来自中文系的文丹老师,讲解的课程是《诗经》六义;

第三位讲解的是来自法学系的李凯蒙老师,她本次讲解的课程是《民事诉讼法》;

第四位参赛老师是来自外语系的王为桥老师,本次讲解的课程为《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二)》;

最后一位参赛选手,是来自学前教育专业的吴媚婧老师,她本次参赛的课程名称是《教育心理学》。

在各位选手的精彩展示中,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而过,在选手们全体展示结束后,担任本次竞赛的评委组的专家们,均结合自身专业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评委组专家们对本次竞赛各位参赛选手的表现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改进的建议:

1.课程设计需要结合授课环境,本次竞赛讲解时限为15-20分钟,部分老师的课程设计过于宽广,不易于在讲解时限内结束;

2.年轻教师的板书环节缺乏设计与日常练习,板书作为教师的重要基本技能,因为现代课堂科技的提升,逐渐被轻视,建议年轻教师应当重视板书的日常练习;

3.课堂的互动环节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希望教师们在后续教学中,适当增加与学生的教学互动。

赵维森教授点评

刘迎接教授点评

赵旭东教授点评

齐仲里教授点评

在专家们的精彩点评后,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梁蕊副教授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总结并宣读了比赛结果,梁院长赞扬了本次大赛各系的积极宣传动员,及所有参赛选手的前期准备,结合日常教学的现状与本次比赛的结果,梁院长提出了三点希望:

1.希望各专业专家可以加强对日常教学的指导,为年轻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专业建设与人才梯队培养给予强力的推进;

2.希望各个专业可以“卷”起来,各个专业加强相互交流,相互良性竞争,不断改善学院教学交流通道;

3.希望可以在组织学院中青年教师竞赛,不但可以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专业技能的展示平台,也可以为年轻教师树立榜样。

经过评委组的讨论,最终,法学系的李凯蒙老师取得本次大赛的第一名,外语系的王为桥老师与学前教育系的吴媚婧老师并列第二名,中文系的张媛老师与文丹老师获得本次大赛的第三名。

赵旭东教授与齐仲里教授为第三名颁奖

赵维森教授与刘迎接副教授为第二名颁奖

梁蕊副院长为第一名颁奖

本次院级比赛取得圆满成功,学院将推荐李凯蒙老师、王为桥老师及吴媚婧老师代表学院,参加校级决赛,预祝晋级的老师再接再厉,为院争光,在校赛的舞台上展现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优秀教师的风采。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