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外语系主任胡小花主任的主持下,外语系全系老师参加了如何有效利用形成性评价的反拨功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教研会议。此时正值学生测试评价的收尾工作期,胡主任提出正好利用大家对于学生评价的反馈来共同探讨形成性评价的反拨功能。
首先胡主任对反拨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语言测试中的反拨效应一直是教育领域很热门的研究问题。“反拨效应”(backwash effect)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或作用,它是语言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拨作用被定义为“语言测试对教与学所产生的影响”,语言测试对于教与学可以有好的与坏的影响。因此反拨作用是指测试不同程度地影响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和从事语言学习的学生去做他们本来没必要去做的事情”。

胡主任向大家介绍反拨效应
随后大家对反拨作用都发表了相应的观点:
首先郗海燕老师向大家深刻介绍了测试对学生的影响,即影响主要从参加考试或备考的体验、考生考试成绩的反馈信息以及根据考试成绩对考生做出的决定这三个方面得以体现。例如,学生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会占用很多课外时间来学习英语,而考试本身也可以为考生提供一些信息,如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等。对考生成绩所提供的反馈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全面的、有意义的、相关的反馈会使考生对考试产生认同感,不全面、不客观的反馈可能会对考生有不利影响。根据考试成绩对考生做出的决定,如入学、升级、分班等对考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公正、公平的决策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郗海燕老师向大家进一步介绍反拨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随后周萍老师提出了测试对教师的影响:其主要体现为对教学的影响。教师可能会根据某个特定的考试来调整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甚至教学态度等等。例如,对于大型的全国性的四六级考试,教师可能花半个学期甚至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备考训练,课堂内容多以考试涉及的内容为中心。

周萍老师为大家介绍反拨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最后胡主任对此通过总结提出了一些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途径:测试要培养能力;测试内容覆盖面要广并具有不可预测性;使用直接测试;使用尺度参照;成就测试要基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和教师了解测试;必要时向教师提供协助。除此之外,测试内容覆盖面广并具有不可预测性、真实性;测试要着重培养能力;尽量使用直接测试;测试形式多样化等。要提高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就必须提高语言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测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从测试的内在因素考虑,测试的内容和技巧必须与教学目的一致,使试卷本身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从测试的外在因素考虑,要正确运用测试手段,避免影响测试信度、效度的干扰因素出现,保证测试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外语系全系老师参加教研
通过此次教研,老师们对于反拨效应具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提升了对于形成性评价的专业度的深刻理解,并尝试在今后的测试中尝试利用好反拨效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