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2点-4点,中文系开展了以“应用导向下女性文学的教学方法”为题的教研活动,仵埂教授主讲,中文系副主任罗妮老师主持,全体中文系教师参加。


仵埂教授对女性文学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应用导向下女性文学在女性教育方面有重要意义,女性文学表现了女性的成长历程及其真切的生命体验,把积郁在女性内心深处的生命体验表现得十分细腻,同时也展示了女性命运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生命觉醒,女性的自强自立等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文本,思考讨论,更好地认知女性。女性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探寻超性别的人的价值,走向人的深层,以其独立的文化审美立场,建构起科学、合理、健康的女性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作为一种观念被男性和女性同时接受,进而达到男女和谐共处的局面。




常翠岩老师认为:新时期之初,女作家们便提出男女平等的强烈要求,争取女性作为人的权利,要求与男性一样作为人的价值地位的平等。新时期女性文学借助于个性主义与思想解放的文化思潮得以崛起。在教学中,通过对舒婷的《致橡树》、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等作品的学习,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认识自我,提升思想。王高印老师、崔谦老师、杨皓翔老师、王琳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课程和教学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了女性文学的教学方法。

此次会议的召开,中文系的老师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女性文学,探讨了女性文学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推动了应用型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转变的改革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