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基础写作》理论教学讲座(二)顺利举办
2016年11月4日下午两点到四点,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理论教学讲座(二)之散文写作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圆满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散文作家舒敏女士作为主讲专家,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刘利侠老师和中文系负责人张静老师分别负责相关话题分讲解和主持工作。中文系全体学业导师及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中,舒敏女士谈到了创作活动的原动力,即个人内心思想情感抒发的需要。结合自己创作的切身经历,她真挚而深切地谈到了自己写作的源起,一方面源于自己因三门峡水库建设两度搬迁的移民经历,另一方面源于自己需要倾诉的内在诉求,而一旦进入写作成为爱好,就需要长期坚持下来,业已出版散文集两部《梦里乡愁》、《独自呢喃的树》。
舒女士主要向大家讲授了五点自己散文创作的心得:一、散文写作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她谈到要深入透彻了解一个人,最快速的方法是读他(她)的散文,并引用李广田的话说“写散文,实在很近于自己在心里说自家事,或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常是随随便便,并不怎么装模作样。”二、散文写作不要墨守成规。写作散文的时候要“什么地方最触动你,什么地方最感动你自个,就从哪里开始。”三、要写好散文,必须多读书多思考。要置身文章,身临其境,并且多摘抄、多朗诵。四、散文家也应该是思想家,要勤于思索,敢于有自己的观点。五、散文的语言要精炼、幽默、个性化,要有自己的风骨。这方面自己喜欢的作家有鲁迅、老舍和王小波。在各个层面,舒女士都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阐释,生动具体。在互动环节,舒女士针对现场同学关于写作的动力、写作题材的来源、写作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的疑惑一一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对于同学们在写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刘利侠主任和张静老师又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及今后的就业需求进行了耐心的引导和鼓励。
希望通过《基础写作》课程一系列的改革及中文系全体教师的努力,能切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