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新)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外籍学者(留学生)进校园活动之“走进摩洛哥”
日期: 2018-05-25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人文学院外籍学者(留学生)进校园活动之“走进摩洛哥”

添加时间:2018-05-25 11:39:55

2018年5月24日下午,人文学院外籍学者(留学生)进校园系列活动(第四期)在汇知楼艺术馆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走进摩洛哥”,由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摩洛哥籍研究生卡友琪(Katy)和教育管理专业博士郑倪娜(Zineb)主讲。人文学院副院长刘利侠教授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王增智出席活动并对两位留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体教师及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方向)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卡友琪(Katy)和郑倪娜(Zineb)都是深棕色皮肤,拥有迷人的深邃眼窝,分别着阿拉伯蓝色和浅色长袍、头巾,用清脆的嗓音为大家介绍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从摩洛哥国旗“苏莱曼之印”开始,讲到地中海中的“蓝色之城”;从好莱坞经典的《卡萨布兰卡》到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从女性趋之若鹜的“摩洛哥精油”到神奇而瑰丽的“仙人掌果”……让大家对这个非洲西北部的阿拉伯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主讲者从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国土概况、民族构成、传统服饰、经济基础、风景名胜、饮食文化、气候情况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展示。摩洛哥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融合的国家,阿特拉斯山脉风景优美,有许多欧美电影在那里取景拍摄,当地居民一度以“群演”为业,旅游业在当地已经很成熟。2016年5月,中摩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摩洛哥对中国实行旅游免签证政策。卡友琪(Katy)曾经在当地担任导游,她热切地欢迎大家到摩洛哥游玩,体验当地的魅力风貌。

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法语,与同学们接触较多的英语发音不同,卡友琪(Katy)引导大家学习了阿拉伯字母和当地流行歌曲《C’est La Vie》,出于对语言学习的天生兴趣和热爱,大家都异常投入,积极活跃,气氛热烈。

在互动环节中,卡友琪(Katy)详细地解答了大家的有关提问,并向大家展示了摩洛哥人将一条围巾变成头巾的流行方式,告诉大家在撒哈拉沙漠中这样的一条围巾和一条毯子可以快速有效地防止风沙,大家纷纷动手学习,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感受摩洛哥的人文风景。

通过与外籍学者(留学生)的直接对话交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领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情风貌,了解了当地的发展概况,开阔了文化视野,提升了跨文化交际技能,为专业方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撰稿人:申艳霞、李琦

[2018-05-25]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