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间的诗意栖居——诗词教育基地 举办诗词文学创作讲座
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邀请陕西诗词学会副秘书长何超锋老师进行“尘世间的诗意栖居”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在中文系国学馆举行,中文系部分老师和来自不同院系热爱诗词文学的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这是我院与陕西诗词学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的又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在交流会开始之前,在场的台阶文学社与境明诗社同学认真布场,贴心准备各种水果小零食,装点好场地,同学们对此次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讲座还未开始,国学馆早已座无虚席,除了台阶文学社和境明诗社,以及人文学院学生们参与,更有以奇迹创意DIY协会、思雅茶社、星霜阁古风社为代表的友谊社团和其他学院学生慕名而来,为此次交流会的主题带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见解和交流。

何超峰老师先就个人多年诗歌编辑和创作的经验,对于本次主题“在尘世中诗意栖居”进行阐述和讲解,以平实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广征博引,列出诸多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进行如何“诗意化”的分享探讨。通过何老师的讲解,使得在场各人真正明白“诗意化”栖居不止在于各大著名的景点名地,更是来源于日常生活。

陕西诗歌网编辑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白万能同学结合自己的创作给在座同学分享了诗歌创作的经验。讲到“诗意化栖居”是真正来源于生活,以热爱生活的态度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才能真正诗意化去生活在尘世中”简单明确的言辞,却是对主题最好的见解,获得场上同学热烈的掌声。

何老师发言完毕后,在场诸位同学就本次活动提出个人的见解并提出各种困惑和问题,何老师分别一一做答。同时也针对传统文化的开发提出见解和指导,告诫各位同学文化创意不止在于做旅游类纪念品这一环节,又以“袁家村”为例警示大家在文化创意效仿或是参照其他优秀成功案例时,不可只是就某一点进行简单的复制,更是在于全局化的审视和演化后进行的更深层次的创作。
同学们就关于如何“诗意化”生活展开探讨,在古色古香的国学馆,大家积极交流,对各自心目中的“诗意化”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对“诗意化”生活存在怎样的见解,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的场景。

本次活动,来自不同院系和社团近五十人参与,大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交流。与以往的报告会不同,本次以茶话会的形式进行,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在参与的同学中获得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更深层次的诗词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