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新)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文系成功举办《有鸟归巢》原创诗歌品读会
日期: 2018-12-1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中文系成功举办《有鸟归巢》原创诗歌品读会

添加时间:2018-12-10 09:05:20

十二月七日下午四点,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在汇知楼国学大讲堂举办“《有鸟归巢》原创诗歌品读会暨白万能新书发布会”。 祝贺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白万能同学的诗集《有鸟归巢》正式出版。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尚飞鹏、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晓恒、延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炳智、著名诗人老烟斗、诗歌网主编何超锋等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张静、副主任徐翔、中文系诗词教育基地负责人张萍、校长办公室王灏然老师、中文系教师贾晶、罗妮、庞欢等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随着一曲古典优雅的《山鬼》悠扬奏响,星霜阁古风社的同学们身着汉服款款走上舞台,以古典而富有诗意化的方式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著我华夏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他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服饰之美,展示了中华民族礼仪文明,给现场的师生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和精神的洗礼。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张静开场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感谢,对白万能同学诗集《有鸟归巢》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对白万能同学坚持诗歌创作、不忘初心的精神予以肯定。白万能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中文系培养学生核心写作能力的成就体现。随后张静主任代表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对白万能同学予以嘉奖,为其颁发“文学新锐奖”。鼓励其余同学应该继续努力,期待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体现中文系的培养特色,为即将走向百年的培华母校增光。

本次活动的主体内容为白万能同学《有鸟归巢》原创诗歌品读,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谬斯如是说》先由刘嘉琪 、陈君汝、穆庆龙、张心瑜等同学深情朗诵,先读后品,尚飞鹏老师对诗作点评。

尚老师谈到写诗先要做人,写诗应是先立人后立诗,白万能在诗歌写作中从生活的一个片段截取,写入诗歌,正是发现诗歌、发现美好。尚老师劝告青年学子“永远不要看见谁衣服穿的好看而去羡慕,要明白爱是最美的,善良是最时尚的”。

第二篇章《我睁开了人间的眼》,由王子帅、路森、秦晨溪,施淑青、宋泽华、 胡姝婧等朗诵,李晓恒老师点评。李老师谈到白万能诗歌写作中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土地意识、关爱意识等,讲到文学需要氛围,培华有很好的创作氛围,才会出来一批优秀的学生。

第三篇章《年轻的迷茫的朗诵者》,由刘小勤、聂伟、李广奥、党晨睿等朗诵,李炳智老师在点评过程中就陕北土地意识以及《泥瓦匠父亲》一诗具体评论,谈到写作中的要具备大格局意识,不能一味的写个人的小情感。诗人老烟斗就自己的写作经验谈到写作要坚持,要发乎本真,要在良好的文学创作氛围中继续努力。

在同学们的深情朗诵和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后,白万能同学朗诵原创诗歌《被迫写作》表明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并致感谢辞对到场的嘉宾及各位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活动最后,著名诗人尚飞鹏老师总结发言,寄语年轻学子应该不忘初心,坚持写作,放大格局,创作出有深度厚度的作品,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我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针,为中文系热爱文学创作的学子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也是中文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白万能同学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持为中文系的其他学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愿我们这些蒙熏在尘世之人,都能在今生找到安巢之所”。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同学的共鸣,更好地促进中文系良好学风的养成,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 版权所有©西安培华学院 
 陕ICP备090123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