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依托星霜阁古风社汉服举办礼仪展文化活动
孟子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华章,有华美诗文之意。华夏之兴,章服先起。
12月14日晚上19时,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依托星霜阁古风社举办的“华章汉服礼仪展”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顺利进行。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除了我校师生外,还有西安各高校国学社团和汉文化机构。此次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和汉服礼仪文化为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


开场舞《贺新谣》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贺新谣”,预示着新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舞《国殇》让晚会达到一个高潮,帅气的身影让人目不转睛。

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 下元为十月十五,只不过下元渐渐被遗忘了。中元节与清明节、宗族、汉人族谱等一道,是作为中国人祖先崇拜的重要体现,支撑着中国两千年来发展成一个世俗国家、世俗社会。“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为一年之始,故称元月。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在广大南方地区,俗称“七月半”),这一天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也是重要的“八节”之一。已故的将军想念自己的妻儿,回到人间只为见一面。之后阴阳两隔,不复相见。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看到最后不禁让人流泪。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

意不尽·终焉。中国自古,代代传承着华夏衣冠,古书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身着汉服,通过服饰、礼仪展示,提高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感受华夏的精神气度。
泱泱华夏,
国风之最!
国风国风,
大国之风!
这是一种文化,一种素养,一种传统,一种气度,一种思想,这是悠悠华夏历史沉淀下的大国之风,这是五千多年来堆积的大国之风,这是华夏儿女心中自豪的大国之风,这是当今世界上独一份的大国之风。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历史悠久,独具魅力,引无数人钟情叹服。本次活动弘扬了汉服礼仪文化,让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汉服礼仪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