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于2022年12月16日-2022年12月20日,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知道(二)》“探索工作世界”相关内容,对2021级本、专科共计426余名学生展开系类教学讲座。讲座由学前教育系栾博强副主任、学前教育系郭宇涵副主任、学前教育系教师王增智、王旭红、彭瑞、何伟、王璐露老师共同参与讲授。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王增智副教授,针对即将毕业的2021级学前教育专科学生,开展了题为“学好普通话,走遍全天下”“音准和音美”两场职业规划系列讲座。讲座中,王老师详细阐述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未来择业就业中的重要性,还从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的角度,给同学们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普通话的重要性,提升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说到朗诵、朗读的技能时,王老师结合幼儿教师的故事讲述技能,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做了示范、举了例子,现场气氛活跃,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王旭红老师,针对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开展了题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目标解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系列讲座。讲座中,王老师强调了《指南》《纲要》两个文件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及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两个文件中“语言领域“目标做了详细解读。通过此次讲座,学生提升了对《指南》、《纲要》两个文件重要性的认识。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彭瑞老师,针对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开展了题为“认识工作世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系列讲座。彭瑞老师在会中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总结为五各方面:一、对待幼儿教育事业的道德,热爱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如果爱岗敬业,在幼儿园教师只有对学前教育工作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才会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只有热爱学前教育,才会献身学前教育事业。二、对待幼儿的道德,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教师对幼儿的爱既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三、对待幼儿教师集体的道德,幼儿教师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关系、幼儿教师与整个幼儿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幼儿园教育任务的完成、班级保教工作的开展都是教师集体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四、对待自己的道德,教师自身的业务提高和道德修养是衡量师德高低的重要标准。幼儿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幼儿,还要以自己的品行、仪表去感染幼儿。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所发出的挑战。五、对待家长的道德对待家长的道德要做到秉公办事,不谋私利;互相联系,紧密配合;对家长做到;尊重、信任、热情、礼貌。让学生全方位的对本专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有了系统的认识与了解。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何伟老师,针对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帮助学生梳理分析大学4年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自我认识,确定目标,职业定位,以及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王璐露老师,针对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开展了题为“认识工作世界、就业形势与就业领域“系列讲座。讲座中,王老师从专业的就业方向及领域、专业了可从事的具体职业两方面进行讲述,并强调《指南》《纲要》以及《新时代教师十大守则》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及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就行业现状与学生展开了深入交流,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明确职业导向,合理规划专业内容。

学前教育系栾博强副主任、学前教育系郭宇涵副主任就学前教育专业整体行业发展,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细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要不断加深职业道德观、强化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社会需要,向优质均衡的教育而发展。